第50章 来客(一)(2/3)
现下,孙县丞已然回归南亭县。
姜鹤大概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他最不会应付孙县丞这种话密的官僚,把大夫送到衙门前,撂下就跑,叫大夫夹着画自己来敲门这种事,姜鹤绝对干得出来。
乐无涯还记着自己前段时间去冉丘关,心口突然无端刺痛的那一回。
回城后,他特意趁闻人约不在,找了两个大夫看诊。
二人都说太爷身子骨康健,能活到九十九,末了,给他开了些清心败火、无功无过的补药,便算了事。
见乐无涯欲言又止,大夫们殷殷问道,太爷若有哪里不适,切莫讳疾忌医,直说便是,等小疾拖成大病,悔之晚矣。
乐无涯吁出一口气。
他能说什么?
难道要说,他担心自己上辈子的病,会带到这个身体上来?
那么他将马上被确诊为失心疯。
况且,这两位大夫都是土生土长的南亭人,医术虽没什么大问题,但难免会因为自己是一方父母官,在脉案上多奉承两句。
外来的和尚,到底好念经些。
乐无涯伸了个懒腰:“我去见崔大夫。
你作你的文章去。
这次的要求你还记得?”
闻人约捧起一本册子,乖巧点头:“这回的文章,不求内涵,只讲工巧对仗。
”
此时的闻人约尚不知晓,他手中的这本册子,是当今皇上登基之后历次殿试、会试的题目合集。
会试的题目,尚有举子口口相传。
殿试的题目,却是秘而不宣,鲜有人知。
这正好方便乐无涯按记忆一一誊抄下来,把这宝贝交给闻人约,让他做日常练习用。
闻人约只考过乡试,连会试都没考过,自是对这些不甚知之,只晓得这题目比他先前作的那些高深许多,需得花费更多心思来做。
如今,看到钦差大人的画像,他宛若当头受了一棒,如梦初醒之际,定下了心思,决定专心治学。
裴将军那人,虽说是莽夫军汉,但有句话说得不错。
他是读书人,是该见世面、开眼界、学为官之道,但最要紧的,仍是读书、考试,换得功名。
有了功名,他说不定也能画上一副像,让顾兄挂在墙上,做他的臂膀,也做他的靠山。
乐无涯对现今的闻人约可没那么大的期许。
他只要能把这篇文章作好就成了。
乐无涯怀揣着满腔仁师之心,去见了崔大夫。
崔大夫是个蛮和气的胖子,其人较为内向,带了个嘴巴伶俐的小学徒,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顺便充当他的喉舌。
望闻问切一番后,崔罡英低头书写脉案,小学徒则脆生生地宣布:“闻人县令,您身子好着呢,没病没灾的。
等师傅给您开两剂养气养胃的丸药,日常吃着,便万事大吉了!”
既然是当着外人,乐无涯也不避讳了:“那将来呢?”
小学徒眨眨眼:“将来?”
乐无涯:“我总疑心,将来我会有病。
”
小学徒与崔大夫对视一眼。
崔大夫晓得,有些病人是有疑心病的,总说自己身上三病四痛,甚是难受,细查起来,身体好得能下地和牛比耕田。
只是这疑心病多见于老者,闻人县令年纪轻轻、一表人才,却有如此忧虑,实是罕见。
崔大夫一开口,便是个沉稳的腔调,稳当得能让人提到喉咙眼的心稳稳放回肚里:“闻人县令莫要过于忧虑了,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您为一县百姓奔忙,不必再为自己徒增烦忧,有我看顾,您尽可安心。
”
乐无涯觉得这话里有话:“……嗯?”
“有人替您付了诊费。
”崔大夫温声细语的,“直到我去世前,每一年,不管您在天南还是海北,我都会为您切两次脉。
”
说着,他递来一张名帖:“今后,您若是觉得身体真有什么不妥,便寄一封信到这个地方。
那时,不管我身在何方,都会回来为您诊视的。
”
对他这样一位专科专精的名医来说,单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