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一战(八)(1/3)
此言一出,石破天惊。
原本察觉项铮情况不对、打算上前施展妙手的章太医一个激灵,硬生生把将要迈出的步子缩了回来,打死不做出头鸟。
而今日随宴的起居注官,恰巧是数年前勤勤恳恳记录下乐无涯临终遗言的那位。
他咽了一口口水,从耳旁把夹着的毛笔取下,润湿笔尖,自怀里掏出随身文书,努力竖起了耳朵,用心倾听。
项铮惊惧交加,挥动起尚能挪动的左手,不想让他继续说下去:“闭嘴……拖下去……拖……”
短短六字命令,被他说得颠三倒四,荒腔走板,舌头在嘴里左冲右突,怎么都落不到正确的位置上。
没人听得明白。
那些救驾有功、正盼着荣华富贵的金吾卫们见状,默默交换了眼神。
……皇上这是大势已去了啊。
而惠王爷政变失败,怕也是不中用了。
反正自知不活,项知允索性把这半年来积攒的切齿痛恨尽数宣泄了出来。
他嘴角翘起,似笑非笑:“父皇,这半年来,儿臣总会想起大哥。
您还记得他最后的样子吗?想来您是不记得了。
您当着儿臣的面说过,先太子不堪大用,弃您而去,盼望儿臣勿要重蹈覆辙,辜负君恩……”
项铮的呼吸陡然粗重起来。
闭……闭嘴……
项知明的死,始终是项铮心中的一块疮疤。
当时是痛过的,然而经年累月之下,腐肉再生、创口结痂,后来的项铮每每想起,总要膈应一下,恶心一下,感觉自己的光辉形象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不过被自己训斥了几句,怎么就要死要活的了?
项铮自认公允,从未因为荣琬的事情迁怒过他。
儿子是儿子,妻子是妻子。
他向来分得很清楚的。
项铮左手攥拳,倾尽全身气力,却也只能小幅度地捶打着龙椅扶手:“闭嘴……”
殿中不止一个人猜度出了项铮的意图。
但奇妙的是,所有的人都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明白。
因为殿中唯一持剑而立的庆王项知节,对此不置一词,没有任何劝阻项知允的意思。
于是他们也一齐装聋作哑起来。
项知允望着面目狰狞的项铮,语气是前所未有的心平气和:“父皇,大哥去世那年的端午节,儿臣曾与他见过一面。
”
那年的荷塘月影下,前途无量的太子项知明,与丝毫没想过自己将来会沾染皇位、单纯是跑来看莲蓬熟没熟的项知允不期而遇了。
项知允对这位常年冷着脸的大哥素来是又敬又怕,赶忙恭敬行礼:“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五弟不必多礼。
”
项知允行完礼,抬脚就想溜,余光一瞥,见项知明正扶着一株柳树,望向临水而建的颐宁轩。
那里是荣皇后避暑的居所。
项知允停下了脚步,想了一想,壮着胆子小声问道:“太子殿下……为何不去探望皇后娘娘呢?”
他明明只需要穿过一座桥就可以到那里去了。
项知明低下头,面无表情地看向了他这个并不相熟的弟弟。
除了项知徵,他跟哪个弟弟都不算熟。
他眼里像是结着千年不化的坚冰,看得项知允打了个哆嗦。
紧接着,他听到项知明说:“我瘦了。
”
项知允:……?
项知明解释道:“我这些时日要多吃些,养胖些,再去见她。
”
彼时的胡妃尚居嫔位,虽对宫中诸事知之不深,却已颇懂察言观色。
她看出来,荣皇后不仅是失宠而已,更是见罪于皇上了。
因此她对项知允耳提面命,叫他不要在皇上面前提及荣皇后。
但项知允想不通。
太子殿下在父皇跟前分明是说得上话的,为什么不给自己的母后求求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