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了局(三)(1/3)
庄兰台深感,项知节身上的邪祟,她手上的符水已经镇不下去了。
改天她得去泰山求点儿正经的。
这一日,项知节又来了青溪宫,依然是一副温良恭俭让的好孩子模样:“庄娘娘,礼部已经提前拟好了徽号。
您的是‘端康’,给母妃的是‘光裕’。
您意下如何?”
两宫并尊。
在项知节登临大宝时,庄贵妃和奚妃将同时成为大虞的太后。
庄兰台对此并不在乎:“胡妃如何了?”
项知节从容答说:“现在应该到了益州了。
”
胡妃仍是胡妃,但惠王项知允,已不再是项氏皇室中人。
他被削去王爵,废为庶人,改从母姓,徙居益州。
胡妃则随他同去。
玛宁天母一事,是乐无涯一力策划的,既引得项铮入彀,同时也把项知允拉下了水。
项知节心中对他这位五哥实在有些愧疚。
但愧疚得有限。
用乐无涯的话来说,皇位之争,向来如此,若真的愧疚得不行,就别惺惺作态,把皇位让给他就是。
不想相让,那就整点实在的,尽量让他过得舒心适意些。
后来,项知节特地去看了一趟项铮,坐了小半日,通过自己的猜测和薛介的翻译,发现这个最该对项知允心怀愧疚的人,竟然毫不内疚。
更准确地说,他压根儿不关心项知允这个失败者的去向,而是将全部的恨意都倾泻在了自己身上。
他一直这么冥顽不化、执迷不悟,反倒令人安心。
从项铮的无名居归来后,项知节划了益州三处富庶的皇庄给项知允,让他能安心做个富家翁。
前些时日,胡妃离宫时,项知节见了项知允一面。
他的气色竟然比做惠王爷时要好上不少。
只是随他去益州的家眷中,没有小胡妃,也没有蒲侧妃。
蒲侧妃不去的理由很是简单:
她反复咀嚼了政变那夜的前因后果,才发现自己是做了他的挡箭牌,在不知不觉间成了他的从犯。
最叫她难以接受的是,项知允把他那正妻表妹藏得好好的,却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去,险些走了一趟鬼门关。
蒲侧妃觉得自己被耍了。
而蒲瑎也是疼惜女儿的,以“罪臣之家,无颜再奉宗庙”为由,请求不让女儿跟着项知允前往益州,放女儿归家。
而小胡妃不跟着去的理由,便有些出人意料了。
胡妃本想劝她一起去。
到底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何况,他们先前不说是多么恩爱,到底是相敬如宾的。
但小胡妃不愿意。
她说,姨母,我不喜欢益州,不喜欢吃辣。
听她这么说,胡妃便懂了。
她再没有追问下去。
——小胡妃嫁来时,是替项知允挡灾的,并没有人问过她喜不喜欢。
她对表哥是有情分的。
但这点情分,不足以让她远赴千里,去到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
对于自己这一正一侧两个妃子,项知允自觉有愧,因此不曾强留她们。
项知节下了恩旨,准她们自行决定去留,朝廷绝不加罪。
到头来,只有崔侧妃抱着刚生下的儿子,随项知允一起去了益州。
她心性简单,能有好吃的、好玩的,她就不会在乎那么多。
更何况,她挺喜欢益州的泡菜。
胡妃离开的那日,奚瑛去了。
她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