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破产仙尊的福报劳改日常> 第21章 规则内测员与bug仙途:当说明书开始自动更新
第21章 规则内测员与bug仙途:当说明书开始自动更新(2/3)
目标锁定在规制司内部。
他开始极其细致地比对不同时期、由不同仙官起草的规制条文,寻找其中的矛盾、模糊或重叠之处。
很快,他找到了第一个“逻辑瑕疵”。
《低阶修士洞府租赁管理条例》规定,租赁合同需在仙盟属地司备案。
而《传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条例》又规定,涉及修士隐私的信息(如洞府位置)需严格保密,非重大案件不得调阅。
那么问题来了,属地司备案的租赁合同,算不算“可调阅信息”?若算,是否违反隐私条例?若不算,备案意义何在?
风无极没有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而是在一次关于“如何平衡监管与隐私”的小组讨论中,“无意间”引用了这两个条例,并流露出“困惑”之色。
一位较真的老仙官听后,果然皱起了眉头,将此记下,表示需“提请司内决议”。
第一条“瑕疵”,验证成功。
接着,他将目光投向规制司的运作流程本身。
他发现,根据《规制司内部事务处理流程》,所有外来呈报的风险案例,需先由“风险初筛堂”分类,再按类别分发给对应小组分析。
但流程中并未明确规定,当某个案例同时涉及多个领域(如既涉及金融又涉及传讯网络)时,该如何分配。
这导致一些复杂案例在初筛堂就被搁置,或在不同小组间踢皮球。
风无极利用去旧档室“偷闲”的机会,“偶然”发现了一份被积压数月、涉及“利用传讯网络进行非法集资”的复杂案例卷宗。
他“好心”地提醒了一下负责初筛的仙官。
仙官查看后,果然因职责不清而面露难色。
第二条“执行悖论”,验证成功。
寻找第三条“BUG”时,风无极将视线投向了规则与现实的脱节之处。
仙盟严禁任何形式的“跨界神魂商贸”(即买卖元神、神念等),此律条源于上古,旨在防止邪修害人。
但如今,一种名为“神念云盘”的服务在高层修士中小范围流传,用于安全地备份和转移非核心记忆碎片,以防不测。
这服务游走在灰色地带,严格来说触犯了“神魂商贸”的边界,但其本身并无明显危害,甚至有一定积极作用。
风无极没有举报此事,而是在一份关于“新兴技术伦理边界”的报告脚注中,极其隐晦地提到了“神念云盘”现象,并质疑了上古律条在应对全新技术场景时的“适应性”。
这份报告照例被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