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陈氏商行”的牌子已经挂在了临时办公处的门口。
得到消息的钱伯通经理和赵学文工程师匆匆迎了出来。
“东家,您来了。
”
钱伯通依旧保持着商人的恭敬,在外人面前,他称呼张阳为“东家”的代表。
“进去说话。
”
张阳点点头,一行人走进了临时办公室。
墙上已经挂起了厂区平面图和施工进度表。
钱伯通指着图纸,语气带着几分自豪:
“东家,陈助理,请看。
纱厂的主厂房、仓库、办公房舍均已完工,第一批五十台细纱机已经运抵,正在安装调试。
蒸汽动力机和发电机组也已到位,周工正带人紧张安装。
预计下月中旬,第一批机器就能试车!”
赵学文推了推眼镜,补充道:
“技术人员方面,我们从重庆、武汉又挖来十几位熟练工和技师,目前工程师和技术员已有五十余人。
工人招募了三百多人,正在由老师傅们分组进行培训,学习操作和保养。
原材料采购渠道也已初步打通,湖北的优质棉花可以通过长江水道直接运到厂门口。
销售方面,钱经理正在和成都、重庆、乃至贵阳的布匹商行洽谈,我们的纱质量好,价格有优势,不愁销路。
”
张阳仔细听着,心中稍感宽慰:
“也就是说,十二月初,纱厂就能正式开工生产?”
“绝对没有问题!”
赵学文肯定地回答:
“按照目前进度,只快不慢。
”
“好!”
张阳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产能和利润,预计如何?”
钱伯通拿出一个账本,熟练地翻到某一页:
“根据市场行情和我们的设备效率测算,如果采取两班制,每班工作十小时,月产棉纱价值可达五十万元左右。
扣除棉花原料、煤炭动力、工人薪资、机器折旧以及……需要上交的各种税费,初步估算,每月纯利润大概在五万元上下。
”
“五万!”
陈小豆忍不住低呼一声,眼睛发亮。
这几乎相当于他们一个满编团两三个月的全部军费了!
张阳却沉思了片刻,问道:
“如果……不开两班,开三班呢?机器二十四小时不停,人歇机器不歇。
”
钱伯通和赵学文对视一眼,赵学文沉吟道:
“三班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