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厂,就像一台开足马力的印钞机。
得益于欧美最新式的二手设备和严格的管理,生产出来的棉纱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稳定,条干均匀,拉力强劲,远远超过了川内乃至西南地区其他纱厂的产品。
价格上,因为设备成本低廉(相对于新设备),又采用了效率更高的生产模式,成本控制得极好,定价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低了将近一成!
质优价廉,使得“南洋牌”棉纱刚一上市,就受到了各地布匹商行的疯狂追捧。
重庆、成都、泸州、乃至贵阳、昆明的客商闻风而至,云集宜宾码头,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仓库里的库存几乎永远处于清空状态,真正是供不应求。
纱厂办公房里,钱伯通拿着最新的财务报表,脸上笑开了花,正向张阳和陈小豆(以商行助理身份)汇报:
“东家,陈助理!大喜事啊!开工第一个月,满负荷运转,产值就达到了六十一万大洋!扣除所有成本、折旧以及打点各路神仙的‘税费’,纯利润足足有六万两千大洋!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好!”
六万两千!
张阳和陈小豆虽然早有预期,但听到这个确切的数字,心脏还是忍不住加速跳动。
这几乎相当于他们一个满编团两三个月的军费总和了!而且这只是第一个月!
“好!太好了!”
张阳兴奋地搓着手。
“看来这步棋,我们是走对了!”
钱伯通趁热打铁,继续道:
“东家,眼下正是天赐良机!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极好!而欧美那边因为经济萧条,很多纱厂还在倒闭,二手设备价格依然处于低谷!现在正是我们扩大规模,抢占川、滇、黔市场的绝佳机会!如果我们能再增加十万纱锭的产能,就能彻底奠定我们在西南纱业界的龙头地位!”
再增加十万纱锭?
张阳和陈小豆都被这个大胆的计划惊了一下。
但仔细一想,却又无比心动。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需要多少投资?”
张阳直截了当地问。
喜欢穿越抗日1937请大家收藏:()穿越抗日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