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花语的茶(2/3)
晓婉推荐了些贫困生,江河从中挑选了四个女生两个男生,主要是看这几个同学手脚麻利,长相顺眼。
虽然小店暂时用不到这么多人,不过因为都是学生,而且营业时间长,把他们分成两班,还能错开他们的上课时间,以免耽误别人学习。
而店长就是顾念,这几天没事帮忙调配奶茶,抡起捣汁棒溜的飞起,据她说肱二头肌都有反应了。
所有奶茶的制作流程,她已经烂熟于胸,店铺的经营也让新招的店员演练了好几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门头刚挂好,兰姐已经让人送来了一棵发财树还是其他绿植,算是开业礼。
没有鞭炮,没有彩带,花语的茶就这么静悄悄的试营业了,全开放的操作间,所有的用料都是客户的视线之内,因为是试营业,所有的店员都在岗。
江河事先订制了后世好利来的制服,淡粉色的那款小白领连衣裙,标配肉色丝袜,驼色圆头平底鞋,当然是免费提供的。
男店员浅蓝色的POLO衫,下身卡其色长裤,白色板鞋。
那淡粉色的连衣裙,江河当然也给韩冬冬和顾念准备了,第一天让她们带着员工一起拍了很多照片,有合照,有工作时的摆拍,这是准备做宣传页和写软文用的。
而订制的玩偶服则穿在江河和小强两人身上,然后带着韩冬冬和顾念两个美女在街上发传单。
其实这些工作本来是可以交给店员们的,不过怕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工作,难免有些紧张,于是江河他们给打个样。
反正韩冬冬和顾念在夜市已经练出来了,这种小场面不在话下。
而小强就不说了,他穿上玩偶服完全放飞了自我,原本有的闷骚和腼腆早抛脑后了,反正带着头套没人认识他,碰到好看的小姐姐都敢去抱人家。
根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坦利·米尔格伦于1967年提出?的六度分离理论,任意两个陌生人之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即“六度”)即可建立联系,米尔格伦通过让志愿者将信件传递给目标人,发现平均需经5-6个中间人即可完成传递?。
2002年邓肯·瓦兹(DuncanWatts)的全球互联网实验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Facebook数据显示实际平均间隔为4.74人?
。
所以江河设计一个后世烂大街的震惊体小软文搭配奶茶店的美女帅哥照片通过班上同学的手上发往整个大学城的QQ群以及论坛空间。
因为韩冬冬和顾念两个颜值逆天的存在,搭配那套吸睛的淡粉色的连衣裙工作服,再加上另外4个水灵的小美女。
当然两个男生几乎被忽略成空气,只用了大半天时间,全理工的学生都知道夜市街上新开了一家花语的茶奶茶店。
导员杨晓婉也号召了她相熟的老师以及学生会来店里捧场,自己的学生创业,她当然开心,更何况店里招收了6名贫困生,让她在系领导面前很有面子,大学生创业的不胜凡几,但是能从摆地摊这种小事情开始一步步干到现在,而且只用时一个月,整个学校都找不出来。
虽然所做的生意听上去不那么高大上,可人家赚钱了啊,还能反哺学校。
整个白天,奶茶店的人流一直就没有断过,陆陆续续一直有人光顾,有传单引来的,有老师介绍过来的,有班上同学来捧场的,更多的是QQ群里又好奇又闲的学生们,特别是男生多,那些小男生好奇来看美女,能好意思不买一杯奶茶尝尝?反正几个店员都没闲着,基本上都适应了奶茶店的工作。
但是晚上才是真正的考验。
天刚擦黑,受QQ群里讨论的热度影响,再加上夜市这边的吸引,奶茶店里的人越来越多,韩冬冬和顾念赶忙引导大家排队,因为今天有两班人可以同时做奶茶,店内短短的排了两列队伍,虽然店员们略显生疏,但速度也不慢。
由于都是用的鲜果鲜奶,特别是鲜果需要处理和榨汁,就算平均三分钟出一杯,也跟不上外面上人的速度。
于是只是排在店内的队伍,慢慢的延长到了店外,两条队伍,一条向左,一条向右。
本来有的人还不知道这里有家奶茶店,结果看见排队这么长,也好奇的吸引过来。
人群效应开始出现。
兰姐看着已经堵在她店门口的队伍直接懵了,赶紧到隔壁帮忙。
江河也没闲着,店内的备货肯定是不够,但他也不知道第一天能卖多少奶茶,应该备多少货,心里完全没有概念,在刚开始出现排队的时候就赶紧联系刘辉他爸爸再准备一批水果送来,让奶牛场那边加急再送一批鲜奶过来。
扛过今天也就基本捋顺了。
夜市上的丝袜摊子,今天彻底的停了,把这块生意完全让给兰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