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磷光(3/3)
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深知,直接摆在水果摊上叫卖“荧光棒”是不行的。
一来,这东西看起来太廉价粗糙,难以取信于人;二来,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尤其是协会官方或许有类似的、更昂贵的光源产品。
我决定还是从我最熟悉的、也是产品最对应的客户群体——底层冒险者入手。
这一次,我选择了更谨慎的“体验式”推销。
我先找到了“灰鼠”的凯特。
我没有直接卖,而是递给了他两根荧光棒。
“凯特大哥,上次多谢您包容。
这是我用您给的那些沙土试着做的小玩意儿,能在黑暗里发光,时间不长,亮度也低,但或许有时候能应个急。
您拿去试试,好用的话,以后有需要可以找我。
”
我将它定位为“答谢”和“试用”,降低了推销的意味,也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凯特拿着那两根粗糙的纸卷,有些好奇,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就这玩意儿能亮?成,我下次下矿洞试试。
”
几天后,凯特主动找到了我,脸上带着一丝惊讶:“小子,你弄的那东西,还真有点用!虽然亮不了多久,但关键时候能看清脚下有没有陷阱或者坑洞,比举着火把方便点,尤其是在一些狭窄或者有可燃气体的地方。
怎么卖?”
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市场验证初步成功!
“您觉得……多少合适?”我把定价权抛了回去,想听听他们的心理价位。
凯特想了想:“这东西也就应急用,亮度和时间都有限。
一根……两个铜子儿?”
两个铜子儿!比我预想的要低一点(我原本希望能卖到三到四个铜子儿),但考虑到极低的原材料成本(单根成本可能不到半个铜子儿),利润依然可观。
而且,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为此付费!
“成,就按凯特大哥说的价。
”我爽快地答应,“您要多少?”
“先来十根吧。
”凯特掏出二十个铜子儿。
成功获利!第一笔荧光棒的订单!虽然只有二十个铜子儿,但意义非凡。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将废弃材料,通过自己的加工,变成了有稳定需求的、可以重复销售的产品!
紧接着,通过凯特在圈子里的口碑(底层冒险者也有自己的小圈子),陆续又有其他小队的成员来找我购买荧光棒,订单虽然不大,每次只是几根、十几根,但需求开始稳定出现。
我保持着谨慎,没有大规模生产。
一方面,磷光尘的供应不稳定,需要靠“废弃材料兑换”慢慢积累;另一方面,我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每一根荧光棒都能正常使用。
我不想重蹈酸液果的覆辙。
就在我的荧光棒业务慢慢走上正轨时,车夫罗恩回来了。
他风尘仆仆,但脸上带着笑,他的马车上,赫然放着一个不大的、用草绳捆扎的筐子。
“小子,你运气不错!这趟正好有空,给你捎回来了!”罗恩把筐子递给我,“酸枣村那地方,这玩意儿果然多得是,村民听说有人要,很便宜就卖给我了,都没算你钱,就当抵了运费了。
”
我激动地接过筐子,掀开盖着的树叶。
里面满满当当地装着一种个头很小、表皮粗糙、颜色青黄相间的果子——酸柠!我拿起一个捏了捏,坚硬,散发出一种比普通柠檬更冲、更原始的酸涩气味。
我付清了剩下的三个铜子儿运费,再三感谢了罗恩。
看着这一筐成本仅为五个铜子儿运费的酸柠,我知道,又一个机会摆在了面前。
但这一次,我没有立刻行动。
酸液果的教训刻骨铭心。
我取了几颗酸柠,回到棚屋,按照最严格的方式测试:皮肤接触、模拟伤口环境测试……甚至自己尝了一点点汁液(酸得我五官扭曲,但没有其他不适)。
确认了它只有强烈的酸味,没有明显的毒性或腐蚀性后,我又找到老汤姆,请他帮忙掌眼。
老汤姆拿着酸柠看了看,闻了闻,点了点头:“嗯,是酸枣村那玩意儿,除了酸没别的毛病,比你在批发市场买的那些快烂的柠檬强。
”
至此,我心里才彻底踏实。
新的阶段。
稳定的酸性汁液来源找到了。
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将它和荧光草(需要购买)结合起来,打造那个构想中的“低级毒素应急包”。
这涉及到更复杂的成本核算、包装和营销问题。
同时,荧光棒的初步成功,也让我思考是否可以开发其他类似的、利用废弃材料制作的、针对冒险者特定需求的小产品。
我的微型商业网络,似乎正在从一个简单的“以货易货”点,慢慢向着一个微型“加工坊”的方向演变。
虽然这个“加工坊”目前还只在漏风的棚屋里,依靠我笨拙的手工操作。
挑战依然很多:如何稳定磷光尘的供应?如何提高荧光棒的质量和产量?如何设计并推销“毒素应急包”?如何平衡这些“副业”与水果摊主业的关系?
喜欢冒险者们的供货商请大家收藏:()冒险者们的供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