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首次炼矿失败中的经验积累(2/3)
铁水里,导致铁水不纯;而且硫磺加得太急,一部分没来得及燃烧就和铁水混在了一起,堵塞了出料口。
”
族人们都安静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他。
阿瘸子猛地抬起头:“那我们下次多加点硫磺?分几次加?”
“对。
”林砚点头,“下次硫磺加到八斤,分三次加——第一次加三斤,和矿石一起入炉;第二次在矿石熔化后加三斤;第三次在出料前加两斤,确保杂质能被彻底除去。
另外,出料口要加宽半寸,内壁抹上一层滑石粉,防止铁水凝固粘连。
”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族人们重新燃起了希望。
拓立刻说道:“我现在就去加宽出料口!保证天黑前弄好!”
红羽也跟着说:“我让人再做几个石模,这次做个大的,看看铁水能不能顺利流动。
”
林砚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心里松了口气。
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原因。
他走到熔炉边,把这次失败的原因和改进方法记在兽皮卷上,旁边画着出料口的改进草图——老石的笔记是经验,但不是教条,只有根据新设备调整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技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天傍晚,出料口已经加宽修整完毕,内壁抹上了滑石粉,光滑得能照出人影。
阿瘸子带着工匠们把新的硫磺矿敲成粉末,按八斤的量分成三小包;赤箭族的工匠则做好了三个更大的石模,并排放在制炼炉旁。
第二天一早,第二次炼矿开始了。
这次林砚亲自指挥,每一步都格外谨慎。
风箱拉起后,他盯着炉内的火焰,直到火焰变成刺眼的亮白色,才示意加入第一批矿石和硫磺。
“注意观察烟囱的烟!”林砚对着阿瘸子喊道,“如果烟变成黑色,就是杂质在燃烧,那时候加第二批硫磺!”
阿瘸子死死盯着烟囱,手里攥着第二包硫磺粉,手心全是汗。
过了大约一刻钟,烟囱里的黄烟果然变成了黑色,还带着刺鼻的气味。
“加硫磺!”阿瘸子大喊着,把第二包硫磺粉均匀地撒进炉内。
硫磺一入炉,火焰瞬间窜高了半尺,黑色的浓烟更浓了。
林砚拉动风箱,加快了鼓风速度:“让杂质充分燃烧!”
又过了十分钟,黑色的浓烟渐渐变淡,林砚示意加入第三批硫磺。
这次硫磺加进去后,火焰变成了淡蓝色,烟囱里的烟也清澈了许多。
“准备出料!”林砚喊道。
工匠们打开出料口,这次加宽的出料口果然没出问题,一股银白色的铁水缓缓流出,流速均匀,没有丝毫堵塞。
族人们立刻发出低低的欢呼,阿瘸子激动得手抖,连忙指挥着将铁水引入石模。
可就在铁水快要灌满石模时,意外再次发生——铁水突然“咕嘟”一声,冒出大量白烟,紧接着就凝固了,石模里的铁块表面还是有不少气孔。
“怎么又失败了?”拓急得直跺脚,刚刚燃起的希望又被浇灭了。
阿瘸子蹲在石模旁,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明明按你说的做了,怎么还是不行啊……”
族人们的情绪再次低落下来,有些人甚至开始小声抱怨:“这制炼炉是不是根本不好用啊?还不如以前的土熔炉呢……”
“别慌。
”林砚走过去,捡起一块碎铁块,用指甲刮了刮表面的气孔,“里面全是空气,是铁水在浇筑时进了空气,所以才会有气孔。
”他看向石模,发现石模是密封的,铁水流入时,里面的空气排不出去,只能混在铁水里形成气孔。
“是石模的问题!”林砚恍然大悟,“石模要钻几个排气孔,让空气能跑出去。
而且铁水浇筑时要慢,让空气有足够的时间排出。
”
他立刻拿起石钻,在新的石模底部钻了几个细小的孔:“这次我们用这个带孔的石模,浇筑时放慢速度,再试试。
”
可连续两次失败,让不少族人失去了信心。
一个石肤族的老工匠叹了口气:“林砚族长,我看还是算了吧,这制炼炉太金贵了,我们学不来。
还是用土熔炉炼矿,虽然纯度假点,但至少能成啊。
”
“不能算!”林砚立刻反驳,“土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