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批量生产:组建简易军工小队(2/3)
就重新打磨;子弹装进枪管后,要能轻松推动却不晃动,不符合要求的直接淘汰。
“这根枪管内壁有凸起,回去重磨!”林砚将一根枪管放在不合格堆里,语气严肃,“步枪是保命的武器,差一点都可能出人命,绝不能马虎!”
负责送零件的年轻工匠脸一红,立刻拿起枪管往锻造工坊跑。
阿瘸子听说后,亲自过来查看,当场用钨石锉刀打磨起来,边磨边对工匠们说:“记住了,林砚族长说的对,废品就是害人的东西,以后每个零件我都要先检查一遍!”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林砚还推行了“标准化”制度。
他让工匠们制作了统一的量规:枪管量规用来检测内径和直线度,零件量规用来校准枪机、击锤的尺寸,子弹量规则能快速判断弹头和弹壳是否合格。
有了这些工具,零件的合格率从最初的七成提升到了九成,生产速度也翻了一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问题很快出现了。
锻造工坊的熔炉每天要消耗大量木炭,赤箭族负责砍柴的族人渐渐跟不上节奏,熔炉时不时因为缺炭而降温,影响零件锻造进度。
阿瘸子急得直跺脚:“没有木炭,再好的铁料也锻不成零件,这可怎么办?”
林砚立刻召集议事会,红羽率先开口:“黑松林里的枯木快砍完了,新砍的湿木烧不成木炭,得想个法子存炭。
”
“建‘炭窑’!”林砚说道,“在山脚下挖窑,把湿木砍成段,放进窑里闷烧,能出更多木炭,还能长期储存。
赤箭族负责砍柴和烧炭,青藤族帮忙挖窑,保证锻造工坊的木炭供应。
”
两天后,山脚下的炭窑就挖好了。
赤箭族的族人将湿木段整齐地码进窑里,点燃底部的引火炭,再用泥土封住窑口,只留一个小口排气。
三天后开窑,里面的湿木都变成了乌黑发亮的木炭,一敲就发出清脆的声响,比以前的散烧木炭耐烧三倍。
有了充足的木炭,锻造工坊的熔炉再也没熄过火,零件产量直线上升。
另一道难题出在子弹工坊的火帽制作上。
铜料很快用完了,黑岩部落送来的铜斧早已拆解殆尽,再找不到铜料,火帽就没法做,子弹也成了废品。
阿树急得团团转,拿着空铜料盒来找林砚:“族长,没有铜,火帽造不出来,这可咋整?”
林砚想起穿越前学过的知识,铜可以通过“置换反应”从孔雀石中提取。
他立刻问青叶:“南坡有没有绿色的石头,上面有花纹,像孔雀开屏?”
青叶想了想,立刻点头:“有!在硫磺洞旁边,一堆堆的绿色石头,我们以为是没用的玩意儿,从来没碰过!”
当天下午,青叶就带着族人运回了几大块孔雀石。
林砚指挥着工匠们将孔雀石敲成粉末,和木炭粉混合后放进陶罐,埋进制炼炉里高温加热。
三天后,陶罐底部出现了一层暗红色的金属——粗铜!虽然纯度不高,但经过再次精炼,完全能用来制作火帽。
“有铜了!火帽能继续做了!”阿树拿着精炼后的铜块,激动地冲进子弹工坊,工匠们瞬间欢呼起来。
解决了原料难题,军工小队的生产效率越来越高。
一周后,锻造工坊产出了十根合格枪管、十五套零件;子弹工坊造出了两百一十发子弹;组装工坊则成功组装出五把“磐石”步枪,每一把都经过了三次试射检验,三百步命中率均在八成以上。
林砚特意在广场上举行了“授枪仪式”。
五名最优秀的猎手站在台前,每个人都穿着崭新的兽皮甲,眼神里满是期待。
林砚将步枪一一递到他们手中,每递一把都郑重叮嘱:“这枪是部落的底气,要爱护它,更要记住——枪是用来守护族人的,不是用来欺负弱小的!”
猎手们双手接过步枪,高高举过头顶,齐声大喊:“誓死守护部落!听从族长号令!”
族人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老柏拄着拐杖,看着举着步枪的猎手们,眼里满是欣慰:“以前面对黑岩部落的投矛,我们只能躲;现在有了这枪,我们能站着打了!”
授枪仪式结束后,林砚召集四个工坊的工头开会,在兽皮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