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来自银心的脉冲。(3/3)
想领域的革命。
那种与另一个可能远比我们先进的文明建立联系的憧憬,那种打破“大寂静”的震撼,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引力。
同时,它也隐含着一种深刻的忧患:他们是谁?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他们为何发出信号?是为了交流,还是警告?抑或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常规的“宇宙广播”?这种对自身文明在宇宙中位置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着我们不得不去探寻真相。
我们不能对这样一个可能决定人类命运的信号视若无睹。
第四,是个人理想与时代机遇的交汇。
傅教授年事已高,这个信号的出现,让他看到了毕生追求可能获得突破的契机,他渴望在有生之年,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迈出关键一步。
对博文而言,这是将他的算法和工程能力应用于前所未有的宏大场景的绝佳舞台,是实现技术理想的最佳路径。
对我自己,作为一个对宇宙磁场和能量形态有着浓厚兴趣的研究者,银心那片极端环境,本身就是一座蕴藏着无尽奥秘的宝库,而这个信号,就像是为我指明了一条通往宝库深处的秘径。
我们三个人,各自带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一个共同的发现,命运被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处在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节点上,有机会成为第一批“倾听”并“回应”银河中心呼唤的人类。
这种参与创造历史的可能性,对任何有抱负的个体而言,都是无法拒绝的召唤。
第五,是冒险精神与探索本能的苏醒。
深植于人类基因深处的,是对未知领域的向往。
从走出非洲,到横渡大洋,再到登陆月球,每一次伟大的远征,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也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回报。
银河系漫游,无疑是这个序列的终极延伸。
它意味着离开地球摇篮,真正踏入星际空间,面对超新星遗迹、星云、黑洞、以及可能完全陌生的物理法则。
这本身就是一场史诗级的冒险。
那个来自银心的脉冲,为这场冒险提供了最明确、最诱人的目标。
它不再是无目的的漂泊,而是有方向的远征。
这种挑战极限、探索未知的浪漫与豪情,是支撑我们面对未来无数艰难险阻的重要精神力量。
那个夜晚之后,我们的实验室不再只是一个研究机构,它变成了一个“发射台”。
我们的工作重心,从单纯的“倾听”和“分析”,迅速转向了如何“回应”和“抵达”。
傅教授的蓝图开始具象化,博文的算法被赋予了更艰巨的任务,我的传感器设计也朝着适应极端星际环境的方向迭代。
“来自银心的脉冲”,它不仅仅是一个天文事件,它是一个召唤,一个提问,一个坐标。
它像一粒种子,落入了我们这片名为“人类文明”的土壤,迅速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银河系漫游”这棵参天大树。
它告诉我们,家园之外,并非只有虚无和死寂,那里可能存在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宏大叙事,等待着我们去阅读,去参与。
所以,当有人问起,我们为什么会踏上这条充满未知的银河漫游之路时,我的答案总会回到那个寻常的春夜,回到实验室里那一声清脆的脉冲提示音,回到屏幕上那条完美得令人心悸的曲线,以及它背后那片深邃、神秘、却又仿佛在向我们招手的——银河中心。
那是起点,是序曲,是一切故事的开端。
而我们,不过是这宏大乐章中,第一批被选中的倾听者,和即将启程的漫游者。
---
老教授,博文,这就是我记忆和思考中的“第一章”。
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事件的记录,更是我们所有梦想和行动的源起。
希望我的这份叙述,能为我们共同的《指南》,奠定一个坚实而充满情感的基础。
·升维启程:傅水恒老教授开发出“银河级意念感应器”,三人的意识首次拥抱整个银河盘面。
傅水恒老教授的意念导航器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将他们的意识体拽向深渊。
“是黑洞!一个恒星级黑洞!”小陈博士的声音在意识链接中颤抖。
他们的“意念飞船”开始围绕黑洞的事件视界旋转,像被卷入一场死亡的华尔兹。
窗外,整个星空被扭曲成一个炫目的光环——这是黑洞的引力透镜效应。
傅愽文惊恐地发现,时间正在变慢,他的思维像陷入了粘稠的蜜糖。
“不要对抗引力!”傅水恒沉稳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小陈,计算引力弹弓的临界轨道!愽文,集中你的意念,想象我们的意识是最轻的光子!”
在三人的通力合作下,他们险之又险地借助黑洞的引力实现了转向,像一颗被抛出的石子,射向了银心方向。
劫后余生,他们“看”向那片更加深邃的黑暗,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傅水恒老教授:从地球智慧的导师,转变为面对银河级奥秘的谦卑求索者。
他的智慧更多体现在对未知的敬畏与哲学思考上。
·傅愽文(孙子):从好奇少年成长为勇敢的探险家。
他纯净的意念和直觉,往往能在科学无法解释的困境中找到出路。
傅愽文闭上眼睛,再睁开时,他看到的不是天花板,而是一条由亿万颗恒星汇聚成的、横贯虚空的银色大河。
“爷爷,这就是……我们的银河系?”
傅水恒老教授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笑意:“孩子,欢迎回家。
这一次,我们的客厅,有一千亿颗太阳。
”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