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人意识共鸣。(2/3)
体常态的初始反应。
通过头盔,我能“感知”到另外两个模糊的意识光点出现在我的感知边缘——一个是教授的意识,稳定、深邃、如同蕴含了无数星辰的古老星云,散发着理性的光辉;另一个是博文的,明亮、活跃、像一团跳跃的火焰,充满了感性的波动。
此刻,我们仅仅是“感知”到彼此的存在,就像在黑暗的房间中,知道另外两个人站在哪里,但并未发生真正的交互。
“初级连接稳定,信号强度良好。
”我报告道,感受着这种奇妙的共存状态。
“进入中级共鸣阶段,”教授指示道,“尝试建立基础思维链接,共享简单的几何图像。
”
指令下达,我集中精神,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旋转的立方体图像。
几乎同时,我“接收”到了来自教授的同样清晰稳定的立方体图像,以及来自博文的一个……略微有些变形的、边角似乎还在晃动的立方体。
我能感受到博文那边传来的一丝努力和尴尬的情绪波动,仿佛他在努力“握紧”这个思维造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放松,博文,”教授的思想直接在我们连接的“空间”中响起,这是一种无需声音的直接意念交流,温暖而清晰。
“不要试图控制它,想象它,然后让它自然呈现。
”
我感受到博文的意识光点波动了一下,然后他传递过来的立方体逐渐变得稳定、规整。
三个立方体在我们共享的意识空间中同步旋转,一种初步的协调感开始建立。
我们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图像——嵌套的球体、分形树状图。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偶尔会出现图像扭曲、延迟或重叠,但每次出现不协调,我们都能通过意念的微调迅速修正。
这种协调,不像机械的齿轮咬合,而更像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我们需要感知彼此的节奏,然后调整自己的步调。
“共鸣度达到预期阈值,”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赞许,“准备进入深度连接阶段。
我们将尝试共享更抽象的概念和感官体验。
”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一步。
抽象概念和感官体验涉及更深层的大脑活动区域,更容易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
连接深度进一步加强。
那一瞬间,我感觉周围的物理实验室仿佛融化、消失了。
我们三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由纯粹意识和信息流构成的抽象空间。
我不再仅仅是“想”一个立方体,我似乎能“触摸”到它的棱角,“感受”到它的质感是冰凉光滑的金属。
然后,我“尝”到了一丝清甜的滋味,是龙井茶的回甘——这来自教授。
同时,一股蓬勃的、如同春日草原般的生机感涌来,带着些许躁动——这无疑来自博文。
各种感觉碎片开始交织:我看见了一片浩瀚的书海(教授的记忆),耳边隐约响起一段激昂的交响乐(博文正在听的曲子),鼻腔里甚至萦绕起童年时外婆家炊烟的气息(我自己的深层记忆)。
起初,这种信息洪流令人晕眩,如同掉进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万花筒。
我感到自己的意识边界开始模糊,有点分不清哪些感觉是自己的,哪些是来自教授或博文的。
一阵短暂的恐慌袭来。
“稳住!”教授的意识如同定海神针般插入这片混乱。
“建立锚点!专注于你们的呼吸,专注于‘自我’的核心。
将这些共享的信息视为背景,而非主体。
”
我立刻照做,将注意力集中在我自身意识最深处那个稳定不变的“我”之上。
博文那边传来一阵剧烈的波动,像是溺水者在挣扎,但很快,他也抓住了教授抛出的“救命绳索”,波动逐渐平复。
奇妙的是,当我们各自稳定下来后,那些原本混乱的交叉感知并没有消失,而是变得有序起来。
它们不再干扰我们的核心意识,反而像交响乐中不同的声部,开始和谐地共鸣。
我不仅能清晰地区分开三种不同的思维流,甚至能感受到它们之间开始产生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
教授的深邃理性,像一张巨大的认知滤网,将我们共享的海量信息进行快速的分类、整理,提取出其中的模式和规律。
我的严谨和条理,则像一套精密的校准系统,不断地微调着共鸣场的参数,确保其稳定运行。
而博文那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