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遭遇星云残骸。(2/3)
聚变到铁元素。
”
“铁?”小博文疑惑地问,“铁不能燃烧吗?”
“问到了关键点上!”我赞赏道,“铁元素的聚变,不仅不能释放能量,反而需要吸收巨大的能量。
这就好比炉子的燃料突然变成了需要消耗燃料才能维持的东西。
于是,恒星的核心‘炉膛’熄火了。
”
模拟影像中,恒星的核心因为辐射压的突然消失,在自身巨大的引力下,以惊人的速度向内坍缩。
“核心失去了支撑,就像被抽掉了地基的摩天大楼,以接近光速的四分之一的速度向内崩塌。
这个过程会在十分之几秒内完成!物质的密度被挤压到难以想象的程度,原子核都被挤在一起,形成一种主要由中子构成的、极其致密的球体——中子星(NeutronStar)。
有时,如果恒星质量足够大,甚至会直接坍缩成连光都无法逃脱的黑洞(BlackHole)。
”
影像中,核心坍缩到一个极小的点,而恒星的外层,则因为失去了内部的支撑,以极高的速度砸向这个坚硬无比的新生核心。
“然后,最壮观的爆炸发生了。
”我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外层物质撞击到坚硬的中子星核心,会产生极其强烈的反弹激波(ReboundShockWave),这股力量比恒星一生核聚变释放的总能量还要大得多!它将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把恒星的外层物质狠狠地抛向宇宙空间——这就是超新星爆发。
”
全息影像上演了这场宇宙级别的烟火:恒星在瞬间增亮到超过整个星系的亮度,巨大的能量和物质被抛射出来,形成一圈急速膨胀的气体壳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这场爆发中,温度和压力达到了极致,”我继续解释道,“足以进行那些在恒星正常寿命内都无法完成的、极其剧烈的核聚变反应。
比铁更重的元素,比如我们熟悉的金、银、铂,还有制造核电站燃料的铀等等,都是在超新星爆发这短短的瞬间‘炼成’的。
”
傅老一直静静地听着,此刻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所以说,我们眼前这片绚丽的星云,不仅仅是恒星的坟墓,更是一座宇宙级的‘元素锻造厂’和‘播种机’。
我们地球上的山脉、海洋,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原子,除了最原始的氢和部分氦来自于宇宙大爆炸,其他所有比锂重的元素,比如构成我们骨骼的钙、血液中的铁,乃至我戴的这副老花镜框架里的金属……它们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某次远古的超新星爆发。
”
老爷子的话,让整个船舱陷入了一种更深沉的寂静。
小博文似懂非懂地看着自己的小手,又看看窗外那片瑰丽的光雾,仿佛在思考自己与这片星云之间的联系。
“星槎”号深入遗迹内部。
近距离观察,那些丝状结构更加清晰,它们扭曲、碰撞,散发着不同颜色的辉光。
探测器传来了详细的数据。
“这些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元素。
”傅水恒指着数据读数说,“比如,红色的光通常来自于氢和硫,绿色的光来自于氧,蓝色的光可能来自于氦或者高能电子的同步辐射。
这片星云,就像一本打开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向我们展示着恒星内部和爆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