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巴纳德环的焰火。(1/3)
银河系漫游系列
陈智林博士日志
如果说第十五章记录的初入深空的震撼,是一种混合了渺小感与敬畏的、偏向内省的静默体验,那麽我们在猎户座旋臂边缘遭遇的巴纳德环(BarnardsLoop),则是一场将所有感官都推向极致的、宇宙尺度的交响乐与视觉盛宴。
它用最狂暴、最绚烂的方式,向我们宣告:我们已真正进入了银河系一个活跃的造星工厂的核心地带。
离开太阳系边缘的孤寂黑暗已有数日(飞船内部的模拟日夜循环让我勉强保持着时间感)。
我们的“星槎”在傅老嫺熟的操控下,以超越光速的诡异方式(原理我仍无法完全理解,傅老称之为“空间褶皱滑行”)向着猎户座大星云的方向稳步前进。
窗外星辰的密度明显增加,星际尘埃云开始像远山淡影般在背景中显现。
小博文几乎长在了观测舱的舷窗边,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
“傅爷爷,我们还有多久到那个‘大焰火’的地方呀?”他已经从我们的对话中捕捉到了“巴纳德环”这个名字,并固执地将其与地球上新年的烟花联系在一起。
傅老总是耐心十足,他调出星图,一个半透明的、复杂的立体投影在舱内展开。
无数光点、云雾状的标记错落其间。
“看,博文,我们在这里。
”他指向一个微小的亮点,“而我们的目的地,是这里——”他的手指滑向一片被复杂星云结构环绕的区域,其中一个巨大的、近乎完整的弧形结构尤为醒目,它像一个巨人用发光的画笔在宇宙画布上随意勾勒出的圆圈,将猎户座腰带中几颗亮星包裹其中。
“这就是巴纳德环,一个巨大的发射星云,或者说,电离氢区。
”
“它为什麽是圆圈?是谁画的呀?”博文眨着眼睛。
“这个问题问得好,博文。
”我接过话头,尝试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解释,“这可能不是一个人画的。
一种理论认为,是很久很久以前,或许是几百万年前,在猎户座这个区域,有非常非常多的大质量恒星诞生,它们活得很快,也死得很壮烈,比如发生了超新星爆炸。
爆炸产生的极其强大的冲击波,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向外扩散,压缩并激发了周围广阔的星际气体云,让它们发光,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巨大的泡泡状结构。
”
“超新星……是很大的鞭炮吗?”博文努力地类比着。
傅老笑了起来,眼角的皱纹像绽放的菊花:“可以这麽说,是宇宙级别的超级大鞭炮。
而我们现在要去看的,就是这个‘鞭炮’炸开後,点燃的绵延数百光年的‘焰火’的余烬和新一轮的绽放。
”
随着飞船持续接近,舷窗外的景象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原本漆黑的天幕背景,渐渐被一种极其暗淡、若有若无的红色辉光所浸染。
起初,我以为是飞船滤光系统的调整或眼睛的错觉,但那红光在持续增强,如同黎明前最深邃的天际线,预示着一场光之风暴的来临。
“我们正在进入环的外围晕轮区域。
”傅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调整一下视觉敏感度,真正的奇观即将开始。
”
他话音刚落,飞船似乎穿过了一个无形的边界。
霎时间,整个视野被一片无法形容的瑰丽光芒所吞噬!
那已不仅仅是红光。
那是一种层次丰富得令人窒息的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