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伽马射线暴的预警。(3/3)
绷得紧紧的,咬着牙,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守住”这个简单的念头上。
他的纯粹,成了防护场中最坚韧的“粘合剂”。
能量狂潮并非一次性过去,而是持续了数十秒。
期间有数次极其剧烈的脉冲,几乎要将我们的防护盾撕裂。
每一次,我们都感觉意识仿佛要被那纯粹毁灭性能量熔化、吹散。
那种感觉,如同赤身裸体站在钢铁厂的熔炉口,又像是被扔进了粒子加速器的对撞中心。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维持着那层薄薄的、由意志铸就的壁垒。
在这宇宙最狂暴的力量面前,我们这三个看似渺小的意识体,凭借着智慧、协作与不屈的意志,进行着一场无声而壮烈的抗争。
五、余波与反思:深空的冷酷法则
仿佛过了几个世纪之久,那毁灭性的能量冲击波峰终于过去。
后续的粒子流虽然依然强劲,但强度已在我们的防护盾可承受范围之内。
警报等级从深红逐步降至橙色,再到黄色。
我们依旧维持着防护盾,不敢有丝毫松懈,直到确认主要的能量脉冲已经完全通过。
当最终解除防护,我们的意识聚合体都显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疲惫与黯淡,就像经过了一场耗尽所有力气的漫长跋涉。
回望船底座方向,那片星空在肉眼(意识感知的可见光波段)看来,与之前并无二致。
但在高能波段,那里曾经短暂地成为整个银河系,甚至本星系群中最明亮的点——一个瞬间盖过了千亿颗恒星总和的死亡灯塔。
“结……结束了吗?爷爷?”傅愽文的意识波动带着劫后余生的微颤。
“结束了,孩子。
”傅教授的声音充满了疲惫,但更多的是宽慰和一种深沉的感慨,“我们……安全了。
”
短暂的沉默笼罩了我们。
之前的宁静祥和已被彻底打破。
深邃的太空,不再是那个可以任我们悠然漫步的后花园,它露出了隐藏已久的、狰狞残酷的一面。
“现在,你们明白了吗?”傅教授轻声问道,他的“目光”扫过我和愽文,“宇宙,并非刻意针对我们展现恶意。
它只是……按照它自身的、冷酷的物理法则运行着。
超新星爆发、伽马射线暴、小行星撞击、邻近恒星的死亡……这些‘危险’,对于宇宙本身而言,只是寻常的能量释放和物质循环过程。
无所谓善恶,无所谓目标。
”
我深深认同。
是的,深空的危险无处不在,并非因为它充满敌意,而是因为它那完全超越人类情感和道德范畴的、巨大的物理尺度和平静的漠然。
一颗恒星的死亡,对于其可能孕育的生命而言是灭顶之灾,但对于星际物质的循环、对于重元素的播撒,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生命,包括我们这种意识体的存在,”我接着教授的思路,喃喃道,“在这种宏大的背景下,是何等的偶然,何等的脆弱,又是何等的……顽强。
”
我们刚刚就用行动证明了这种顽强。
面对宇宙尺度毁灭性的力量,我们凭借知识(预警)、技术(防护模型)和团结(意识协同),为自己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这就是我们必须要走向深空,必须要了解宇宙的原因之一。
”傅教授总结道,他的意识逐渐恢复往日的深邃与睿智,“不仅仅是为了欣赏它的壮美,探寻它的奥秘,更是为了……生存。
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文明面对来自深空的威胁时,我们能够有所准备,而不是像无知无觉的恐龙一样,等待命运的审判。
”
傅愽文似乎也从中汲取了力量,不再是单纯的恐惧,他的意识中多了一丝坚毅:“爷爷,陈叔叔,我以后也要更认真地学习,变得更厉害,保护大家!”
他的话,像一道温暖的光,驱散了残留的寒意。
尾声:带着敬畏前行
我们稍作休整,修复了因能量冲击而产生的一些细微意识扰动。
导航系统重新校准,航线再次确定。
经过这次伽马射线暴预警事件,我们的漫游之旅蒙上了一层新的色彩。
那是对宇宙无上伟力的深深敬畏,是对自然法则冷酷一面的清醒认知,也是对生命与文明脆弱性与韧性的重新审视。
前方的星空依旧璀璨,但在我们眼中,那每一点星光,都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能量源,一个可能的诞生地,或者……一个遥远的、沉默的毁灭者。
“走吧,”傅水恒教授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带着这份敬畏,继续我们的旅程。
旋臂的边界就在前方,还有更广阔的星际空间等待我们去探索。
”
我们的意识聚合体再次启程,速度未减,方向未变。
但内心深处,我们已经历了一场洗礼。
我们不再是单纯的观光客,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宇宙旅者——深知前路的瑰丽与险恶,却依然选择前行的探索者。
银河系漫游的故事,翻过了惊心动魄的一章,而更多的未知与挑战,依旧在深空的星辰之间,静静等待。
---
本章详细阐述了伽马射线暴的成因、巨大威力,以及主角们如何应对这种深空极端危险,并融入了对宇宙本质和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
喜欢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请大家收藏:()遨游宇宙系列之银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