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改良工具(2/3)
不仅要尖,还要‘毒’!在矛尖后面,用燧石或者硬骨片,磨出几道倒钩!”他做出向后拉的动作,“一旦刺入猎物身体,倒钩卡住,它越挣扎扎得越深,血流得越多!想跑?门都没有!拔都拔不出来!这叫‘放血槽’加‘倒刺’!”
他又拿起矛柄:“矛杆要直,要韧!选笔直的小树,阴干处理,用火微微烤一下增加韧性。
矛头和矛杆的连接处,用浸湿的兽筋或者坚韧树皮纤维,一圈圈紧紧缠绕捆绑,缠死了再晾干!这样才牢靠,抡圆了刺出去,力道才足,才不容易折断!”李虎和张豹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兴奋。
李虎立刻去挑选合适的矛杆木材,张豹则拿起燧石和骨头,开始专注地打磨制作带倒刺的矛尖。
最后,洪天佑走到马盛丢下的渔网旁。
“马盛,你这网,不是捕鱼,是给鱼‘挠痒痒’呢。
”他调侃了一句,引得马盛老脸一红。
洪天佑拿起那团乱糟糟的藤蔓,“渔网的关键是‘眼’和‘坠’。
网眼大小要合适,既能拦住想抓的鱼,又不会让小鱼苗都捞绝了。
更重要的是,网要能‘张开’、‘沉底’!”
他指挥马盛:“去找更柔韧、更细的树皮纤维或者藤蔓内芯,把它们撕成细条,搓成更结实、更均匀的绳子!然后,像女人织布一样,用梭子或者手指,有规律地编织!网眼大小要一致,这样受力才均匀,不容易破。
”他在地上画出简单的菱形网格编织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光有网不行,还得有‘纲’!”洪天佑继续道,“用最粗最结实的绳子做‘纲绳’,把网的上沿固定在上面。
然后,在网的下沿,每隔一段距离,绑上大小合适的鹅卵石做‘沉子’!这样网撒出去,才能迅速张开、沉底,把鱼兜在网底!”他又指了指网的上沿,“网口两端,再系上浮子,比如晒干的葫芦或者轻木块,这样网口就能浮在水面,方便我们找到和收网!”
马盛听得连连点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要织得密,还要有石头往下拽,木头往上浮!俺明白了!这就去找材料搓绳子!”他立刻行动起来,招呼旁边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人一起帮忙。
整个下午,营地一角变成了热火朝天的“兵工厂”。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沙沙的打磨声,还有搓绳子的呼哧声交织在一起。
王石头那边最先传来惊喜的呼喊:“成了!殿下您看!”他兴奋地挥舞着一把焕然一新的石斧。
斧刃被打磨得薄而锋利,闪烁着寒光,斧柄也换成了略带弧度的硬木,握感舒适。
他走到一棵同样碗口粗的硬木前,深吸一口气,抡圆了手臂——“嚓!”一声清脆的裂响!锋利的斧刃深深楔入树干,几乎没入一半!王石头顺势一撬,一大块木料应声而落!效率比之前快了何止数倍!他激动得满脸通红:“神了!殿下!太神了!这斧子,跟长了眼睛似的,省力!痛快!”
另一边,李虎和张豹也完成了他们的“杰作”。
几根笔直坚韧的矛杆顶端,牢牢绑缚着带有狰狞倒刺的燧石矛尖,连接处用浸透树胶的兽筋缠得密不透风。
恰好此时,负责外围警戒的侍卫传来消息,发现了一小群在附近觅食的野猪!
赵铁鹰眼神一凛:“正好试试新家伙!李虎、张豹,跟我来!石头,你带人守住营地!”三人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潜行过去。
李虎盯准一头壮硕的公野猪,屏息凝神,身体如弓般绷紧,猛地将新矛全力投掷而出!尖锐的破空声响起!
“噗嗤!”精准命中!锋利的倒刺矛尖深深贯入野猪的脖颈侧后方!野猪发出凄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