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尝试播种 (希望之种)(1/3)
清晨的阳光,带着初夏的灼热,毫无遮拦地倾泻在营地下方那片新开辟的土地上。
这片被洪天佑命名为“希望田”的土地,面积不大,约莫一亩左右,紧邻着那条提供生命之源的小河。
此刻,它正无声地诉说着开垦的艰难。
王石头拄着昨天刚改良过的石斧,精壮的上身汗如雨下,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他喘着粗气,指着脚下这片翻开的土地:“殿下!这鬼地方的土,看着还行,底下全是盘根错节的草根树根!石头也多!兄弟们轮着用新斧子砍,用木撬挖,忙活了整整三天,才弄出这么点地方!这可比砍木头、打猎累多了!”他脚下,是翻起的深褐色土壤,夹杂着被斩断的白色根须和大小不一的石块。
李虎和张豹也累得不轻,手上都磨出了新的血泡,正小心地用磨平的木片刮掉黏在脚底和工具上的厚重泥块。
李虎苦笑道:“石头哥说的是,这地,野性着呢,不像是肯乖乖长庄稼的样子。
”张豹默默点头,看着自己手上被粗糙木柄磨破的旧伤新痕。
福伯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用多层油布和兽皮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他走到洪天佑身边,动作轻柔地一层层打开。
当最后一层油布掀开时,露出里面一小堆金灿灿、颗粒饱满的麦粒,还有一小袋同样珍贵的稻谷种子。
这些种子,是他们逃离天京时,福伯拼死从王府粮仓深处抢救出来的最后精华,每一粒都承载着生的希望。
“殿下,都在这儿了。
”福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中满是珍视,“麦种三斤有余,稻种约莫两斤。
都是王府存下的上等种粮,颗粒饱满。
”周围的人都围了过来,屏息凝神地看着这小小的、却决定未来命运的种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满了敬畏和期待,仿佛那不是种子,而是沉睡的黄金。
洪天佑蹲下身,抓起一把刚翻开的土壤,在手中捻了捻。
土壤微潮,带着草木根茎腐败的气息,质地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
他抬头看了看灼热的太阳,又望向不远处的小河。
“土质尚可,偏沙一点,保水性可能差些。
日头太毒。
”洪天佑沉吟道,脑中飞快地结合着有限的农业知识和观察,“不能按江南的法子深种了,这里天热,水少,种子埋深了,芽拱不出来就得闷死。
”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开始下达指令:
“福伯,种子分作两份。
一份麦,一份稻。
今天先种麦子,稻子再等等。
”
“石头、虎子、豹子,带人把翻好的地,再细细耙一遍!把大块的土坷垃敲碎,把捡出来的石头堆到田埂边!地要整得平平整整,像福伯铺的床褥一样细软!”
“马盛!你带几个人,立刻去河边,用新编的藤筐,挑水!沿着田埂内侧,挖一条浅沟,把水引过来,让水慢慢渗进地里,把土洇湿!但别淹了,要的是润而不涝!”
“其他人,找最直溜的树枝,截成一臂长的木棍,一头削尖!这是我们的‘尺’和‘锥’!”
命令清晰明确,众人立刻分头行动。
王石头吆喝着,带着壮劳力再次挥舞木耙(用带枝杈的硬木做成),将土地耙得更加细碎平整。
李虎和张豹仔细地清理着最后残留的草根和小石块。
马盛领着人,用藤筐一趟趟从河边运水,小心地浇灌在挖好的浅渗水沟里。
清凉的河水浸润着干渴的土地,散发出泥土特有的芬芳。
洪天佑则亲自动手,拿起一根削好的尖头木棍,在已经洇湿、平整如镜的土地上,开始划出笔直的浅沟。
“沟不能深,一指节足矣!”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沟与沟之间,留一尺半宽(约50厘米)。
”他步伐稳健,手中的木棍如同画笔,在褐色的“画布”上刻下整齐的平行线。
(播种的仪式感与忐忑的希望)
土地被浸润得恰到好处,摸上去凉润而松软。
浅沟也划好了,如同大地的琴弦。
福伯捧着那袋金黄的麦种,走到田头。
他深吸一口气,神情无比庄重,如同在进行最神圣的仪式。
他小心翼翼地从袋中抓出一把饱满的麦粒,金黄色的颗粒在他布满老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