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秘密囤积(1/3)
第六章秘密囤积
海津市最大的批发市场在黎明前就已苏醒。
装载着各类货物的卡车在狭窄的通道间穿行,商贩们吆喝着卸货,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泥土味和海鲜的咸腥。
林舒把车停在市场外围,拉起外套的兜帽,深吸一口气,汇入了熙攘的人流。
这是她本周第三次来这里采购,每次都会选择不同的入口,光顾不同的商铺。
今天的目标是调味品和易于储存的干货,这些看似普通的物资在危机时期可能比黄金还要珍贵。
老板娘,老样子。
她在一家熟悉的干货店前停下,指了指架上的木耳和香菇。
店主人是个精干的中年妇女,一边利索地称重包装,一边随口搭话:最近好多像您这样大批量采购的,是有什么活动吗?
林舒心里一紧,面上却保持微笑:公司食堂要扩建,先备点货。
这个借口她已经用过多次。
以城市规划局的名义进行采购,既不会引起过多怀疑,又能解释大批量购买的行为。
但显然,市场上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异常。
她付了现金,小心地将货物搬上手推车。
这是另一个安全措施——不使用电子支付,避免留下可追踪的记录。
现金是从全市不同的ATM机分批取出的,面额不一,难以追踪。
下一站是药品批发区。
在这里她更加谨慎,戴着口罩和眼镜,选择了一家位置偏僻的药店。
抗生素、止痛药、消毒用品...她递上一张手写的清单,尽量让表情看起来平静自然。
这些量需要登记。
药剂师扫了一眼清单,皱起眉头。
我们是建筑公司的,林舒流畅地背诵着准备好的说辞,工地在偏远地区,需要配备完善的医疗物资。
她出示了伪造的公司证件,这是陈海通过他的关系弄到的。
药剂师仔细核对着证件,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林舒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终于,药剂师点了点头,开始配药。
林舒轻轻松了口气,但警惕并未放松。
她注意到墙角有一个监控摄像头,下意识地侧过身,避开正脸。
两个小时后,采购完成。
她将货物装车,绕了几条小路确认没有尾随,才驶向郊区的仓库。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陆锋正在进行另一项准备工作。
他站在一家户外用品店的仓库里,面前堆放着睡袋、帐篷和野营炉具。
这些都要了。
他对店长说,另外,你们有没有更大容量的净水器?
店长眼睛一亮,这种大客户可不常见:有的,我们新到了一批军用级别的净水设备,可以直接过滤河水。
陆锋检查着设备参数,内心计算着团队的可能需求。
按照计划,核心成员就有十多人,加上家属可能超过二十人。
每个人的基本生存需求都要考虑到。
我再要二十套保温毯,还有所有型号的电池。
他继续补充,手摇发电的手电筒有货吗?
店长忙不迭地点头,指挥店员开始备货。
陆锋借机观察着仓库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