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苏慧娘到来(1/3)
钦差府设立“文学馆”、招贤纳士的榜文,以亲王谕令的形式贴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然而,与李贞预想中应者云集的场面不同,接连数日,王府门前负责接待的书吏案前,始终门可罗雀,冷清得令人尴尬。
偶有几位布衣士子前来询问,也是瞻前顾后,神色惶恐,往往话未说全便匆匆离去,仿佛身后有恶鬼追赶。
钦差府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初冬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武媚娘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轻轻放在李贞案头,看着他凝神翻阅近日洛阳官吏呈报文书的身影,柔声道:“殿下,看来杜正伦的动作,比我们想的还要快。
”
李贞放下手中一份关于洛水堤防年久失修的禀报,揉了揉眉心,冷笑道:“意料之中。
洛阳士族盘根错节,大多与长孙一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杜正伦只需稍加暗示,甚至无需明言,便无人敢来应募。
他们是想用这无声的抵制,告诉本王,在这洛阳地界,没有他们的认可,本王寸步难行。
”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中几株在寒风中摇曳的枯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坚决:“然而,他们越是想把持人才,垄断仕途,本王就越要打破这桎梏!大唐若要真正强盛,岂能只靠那几家几姓的子弟?”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轻轻的叩门声,随后就是周长史略显迟疑的声音:“殿下,府外有一女子求见,言称欲应文学馆之聘。
”
“女子?”李贞与武媚娘对视一眼,皆感意外。
这时代,女子有才学者虽非绝无仅有,但敢于公然应募亲王幕僚的,可谓凤毛麟角。
“可知其姓名来历?”李贞问道。
“回殿下,此女自称姓苏,名慧娘,乃……乃已故洛州司马苏亶之女。
”周长史的声音带着几分不确定。
“苏司马数年前因……因得罪本地豪族,被诬陷贪墨,罢官下狱,瘐死狱中,家道中落。
此女如今似乎孤身一人,在城西赁了一间陋室栖身,靠替人抄书写信为生。
”
苏亶之女?李贞脑中迅速闪过相关记忆碎片。
苏亶此人,在原主的模糊印象里,似乎是个性格耿直、不通权术的官员,其获罪背后,确有士族排挤的影子。
没想到其女竟有如此胆识。
“带她到偏厅等候。
”李贞吩咐道,转身对武媚娘笑了笑,“媚娘,可有兴趣一同见见这位奇女子?”
武媚娘颔首,眼中也流露出几分好奇:“妾身正想见识一下,是何等女子,敢在这风口浪尖上,独闯钦差府。
”
偏厅内,炭火暖融。
当李贞和武媚娘步入时,只见一名女子垂首立于厅中。
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裙,虽陈旧却浆洗得十分干净,身形纤细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来。
约莫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清秀,肤色白皙,却带着长期营养不良的苍白。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大而明亮,如同浸在寒潭中的墨玉,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倔强,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抹去的哀愁和警惕。
她的头发简单地绾成一个髻,用一根木簪固定,再无半点饰物。
虽身处亲王厅堂,她姿态却不卑不亢,只是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民女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