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鬼见愁初至,杀威棒连(2/3)
大人这说的哪里话!”赵德柱哈哈一笑,伸手推开大门,“您是朝廷任命的知县,是这云崖县的父母官,咱们这些做下属的,理当伺候周全。
只是……”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云崖这地方穷,比不得京城繁华,规矩也糙,沈大人可得多担待。
”
进了院子,更是一片狼藉。
地上长满了杂草,厢房的窗户纸破了好几个洞,正堂的门槛都掉了一块,露出里面的朽木。
赵德柱领着沈砚往里走,一边走一边“诉苦”:“您看这县衙,年久失修,县里财政紧张,实在拿不出钱来修缮。
下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
到了正堂,几个胥吏懒懒散散地站着,没人上前见礼。
赵德柱清了清嗓子,介绍道:“这是户房司吏钱有财,刑房司吏孙癞子……都是跟着下官多年的老人,办事还算牢靠。
”
钱有财是个瘦高个,眼睛眯成一条缝,像只精明的狐狸;孙癞子脸上长着几颗麻子,眼神阴鸷,看沈砚的目光带着几分不怀好意。
他们只是象征性地拱了拱手,连句“见过知县大人”都懒得说。
沈砚神色不变,微微颔首。
赵德柱见状,心里更有底了,拉着沈砚在一张破旧的太师椅上坐下,又亲自给他倒了杯凉茶——茶水浑浊,还飘着几片茶叶渣。
“沈大人,”他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您刚到,可能还不清楚。
这知县的月俸,说起来是七品官的份例,可到了咱们这云崖县,能按时发下来就不错了,也就那几两银子,够干什么的?”
他话锋又一转,语气变得“贴心”起来:“不过沈大人也别愁。
咱们地方上,有地方上的规矩。
百姓们感念父母官辛劳,逢年过节,总会送些‘冰敬炭敬’;还有些商户,也会孝敬些‘常例钱’,这才是维持体面的正经来路。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砚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他。
赵德柱迎着他的目光,毫不避讳地说:“沈大人是京城来的,想必不屑这些。
可您看,这县衙要运转,胥吏要吃饭,没点银子怎么行?前几任知县,有的就是太‘清高’,结果呢?”他嘿嘿一笑,意有所指,“不是水土不服,急病身亡,就是……不小心得罪了人,走得不明不白。
”
这话已经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赵德柱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沈大人,实不相瞒,这云崖县的事,向来是下官打理惯了。
您初来乍到,身子骨又弱,不如就安心做个‘太平官’,把县里的事交给下官,保您安稳。
那些‘常例钱’,下官也会按时送到您府上,您看如何?”
他以为沈砚一个被贬的寒门书生,又在京城受了挫,到了这鬼地方,定然会识时务。
可沈砚却放下茶杯,淡淡道:“多谢赵县丞好意。
只是本官初来乍到,对云崖县的民情一无所知,怎好贸然交权?还是先熟悉几日,了解清楚再说吧。
”
赵德柱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沉了下来。
他盯着沈砚看了半晌,见沈砚神色平静,看不出丝毫畏惧,心里暗骂一声“不知死活”,脸上却又挤出笑容:“既然沈大人这么说,那下官就不多劝了。
只是……云崖这地方,水深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