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后山仙踪,君子释怀(1/3)
时光在终南山脚下的无名小山村静静流淌,这几个月堪称穿越以来最惬意的田园牧歌。
林峰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每日里完善那四门“惊世骇俗”的功法,顺带逗逗村里的大黄狗,仿佛真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山野少年。
然而,他心底那点“人前显圣”、搅动江湖的计划,始终像小虫子一样蠢蠢欲动。
当马蹄踏碎山道的宁静时,林峰知道,舞台要搭好了。
华山派一行,终于拖着疲惫却又不失振奋的队伍,回到了那座熟悉的云雾缭绕的山门。
是夜,月华如练。
林峰如一道无形的青烟,悄无声息地再次潜入华山,在阴影处藏匿身形,耐心等待着那个最完美的时机。
他的目光扫过灯火通明的正气堂,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弧度:“好戏……该开场了。
”
与此同时,华山正气堂内,烛火跳跃,映照着堂上三张神色各异的面孔。
历经长途跋涉的尘土似乎还未完全洗尽,但一种更为沉重的气氛弥漫着。
岳不群站在风清扬面前,手中托着的,正是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辟邪剑谱》。
他脸上的表情异常复杂,是一种卸下了千斤重担,却又带着多年沉郁辛酸的释然。
“风师叔,”岳不群的声音低沉而郑重,双手将剑谱向前一送,“此物,是林家小子林平之家传之物。
如今物归原主,本应由平之保管。
但……此谱干系重大,弟子思虑再三,还是请师叔过目定夺。
”他没有看林平之急切的目光,他的视线似乎穿越了这灯火,望向了更遥远的过去。
(岳不群内心独白)
‘十几岁啊……还不过是个毛头小子,师父含恨而终,将这副重担,这座摇摇欲坠的华山,就这样压在了我肩上。
几十年了……像一头骡子,不知疲倦地拉磨。
振兴华山!这四个字像烙印一样刻在心里。
明面上,是儒雅随和、宽厚仁义的“君子剑”,暗地里,是步步惊心、汲汲营营的筹划者。
结交官府,压制左冷禅的野心,维持五岳联盟那岌岌可危的平衡,生怕一个不慎,华山数十载基业就毁在自己手上……为了振兴,为了守护,不得不收起锋芒,戴上最完美也最累心的面具。
有时午夜梦回,连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岳不群?谦谦君子?亦或是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伪君子?但,值得吗?心累,太累了……如今,风师叔回来了!泰山崩于前亦能面不改色的师叔回来了!天塌下来,终于有高人顶着了……这股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像一股清泉冲刷着积年的污垢与疲惫。
或许……这次,我可以试着做一次问心无愧的选择?’(独白结束)
风清扬雪白的眉毛微微一挑,苍劲如松的手指接过了剑谱,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他缓缓翻开第一页,八个刺目的字瞬间映入眼帘——“欲练神功,引刀自宫”。
“哼。
”风清扬鼻腔里发出一声难以名状的轻哼,脸上肌肉纹丝未动,并未露出丝毫鄙夷或震惊。
他默不作声,一页页平静地翻阅下去,速度不疾不徐。
剑法精要、心法运转、配合图解……尽收眼底。
好一会儿,他才“啪”的一声合上册子,目光投向岳不群和林平之,声音平静得像深潭:“此谱走的是偏锋,确是极致求快之道。
内功心法专为速度而设,配合其诡谲剑招,二者相得益彰。
当年林远途能以此闯下赫赫威名,实非侥幸。
”
风清扬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极淡、带着点玩味的弧度(虽然岳不群和林平之都解读成了无奈),继续说道:“姑且……就承认它是‘剑法’吧。
不过——”他话锋陡然一转,屈指敲了敲剑谱封面,“这开篇‘大义’!嘿嘿,‘必先自……’?”他目光有意无意扫过林平之下腹,又迅速移开,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调侃般的惋惜,“剑走偏锋至此,代价未免过于……断根绝源。
罢了罢了,难怪林远途之后,老林家再没听说出过什么惊才绝艳的剑客,怕是小辈们一看这开头,就给吓跑了吧?这玩意……实在是不雅,太不雅了。
”
他虽未明说“副作用巨大”的具体指代(毕竟是难以启齿的下三路),但话语里的揶揄和指向性,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林平之脸皮发紧,心中更是一片绝望的冰凉。
“不!风太师叔!”林平之再也按捺不住,“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