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风雨同舟(2/3)
仿佛还残留着医院消毒水和王强绝望嘶吼的味道。
李鸣风坐在主位,没有换下湿透的衣服,头发凌乱,手掌上的伤口只是简单冲洗了一下,渗着血丝。
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盯着桌面,声音低沉却带着千钧之力:
“都说说吧。
下午的会,很多人觉得‘北洼子’是马蜂窝,捅不得。
现在,这个马蜂窝自己炸了!王德顺老两口差点把命搭进去!要不是邻居发现得早,要不是大家拼命去挖,现在就不是在抢救室,而是在停尸房了!”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寒冰扫过每一个人,尤其在刘长河和赵德海脸上停留了片刻:“维持现状?小修小补?睁只眼闭只眼?今天的事实证明,这就是慢性杀人!是在拿老百姓的命当赌注!我们穿着这身衣服,拿着这份俸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刘长河脸色发白,额头冒汗。
赵德海低着头,不敢与李鸣风对视。
其他人也是神情肃然,带着后怕和反思。
“王强兄弟骂得对!骂得好!是我们欠他们的!”李鸣风的声音陡然提高,“现在,我最后问一遍:改造‘北洼子’,是干,还是不干?谁赞成?谁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但这一次,沉默不再是犹豫和退缩,而是被残酷现实击碎后的震撼与反思。
“我赞成!”陈芳第一个站起来,声音清脆而坚定,“必须改!而且要快!工作组会全力以赴!”
“我赞成!”负责民政的委员也站了起来。
“赞成!”
“同意!”
“没意见!”
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响起,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长河和赵德海。
刘长河深吸一口气,艰难地站起身:“李书记……下午是我考虑不周,太保守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教训太深刻了!改造‘北洼子’,势在必行!我……全力支持!”他终于彻底转变了立场。
赵德海也赶紧表态:“是,是!李书记说得对!再难也得干!我……我负责的城建城管这块,一定配合好!”
共识初步达成,接下来的会议转向具体操作。
陈芳代表工作组汇报了初步思路:联合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法院、档案馆,成立联合确权小组,进驻“北洼子”,逐户核查历史资料、土地性质、房屋现状,分类定性,作为补偿安置的唯一依据。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参考省市最新棚改政策,结合榆林实际,制定“货币补偿+产权调换(回迁安置房)+保障性住房兜底”的组合方案。
对王德顺这样的特困户,考虑特殊救助。
对漫天要价的“钉子户”,坚持原则,依法处理。
申报省级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
需要郑县长大力支持。
将“北洼子”改造与周边区域(如毗邻的老旧厂区)土地整合,通过“捆绑开发”模式,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
开发商承担部分安置房建设成本和基础设施投入,换取周边可开发商业地块的收益权。
但必须严控开发商资质和方案,避免“挂羊头卖狗肉”或烂尾风险。
建设临时过渡板房或发放租房补贴,确保居民在改造期间有地方住。
当提到“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时,赵德海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插话道:“李书记,说到开发商,我倒是认识‘宏远地产’的杨总。
宏远在县里实力雄厚,口碑也不错,之前也做过一些旧改项目。
要不要……先接触一下?”
“宏远地产?杨宏远?”李鸣风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这个名字,最近出现的频率有点高了。
从张伟葡萄合作社的“高利贷”传闻,到小泉镇青山村拆迁的旧事,现在又主动想介入“北洼子”?他想起陈芳在“北洼子”摸排时,有居民提到王大奎等人“认识外面公司的人”。
这仅仅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