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省城风云(2/3)
鸣风!”
“呵呵,鸣风同志,听说你和郑县长在省发改委跑‘北洼子’棚改资金?进展不太顺利?”周明华的声音温和中带着关切。
李鸣风心中惊讶于周明华消息的灵通,同时也涌起一丝希望,他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在省发改委遇到的阻力,重点强调了产权复杂这个核心难点和项目的紧迫性。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周明华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高屋建瓴的提点:“鸣风啊,省厅有省厅的规则和顾虑,这很正常。
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解决复杂问题,有时候需要跳出问题本身,去寻找更高层面的‘抓手’。
”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北洼子’的问题,仅仅把它定位为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确实容易陷入产权泥潭。
但是,如果把它放到苏北省探索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破解历史遗留难题新路径这个高度来看呢?如果能把它包装成一个具有全省示范意义的‘试验田’和‘突破口’呢?”
李鸣风眼睛猛地一亮!周明华的话,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
“周处长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周明华语气沉稳,“光靠发改委一个口子,力量有限,视野也可能受局限。
你们可以试着,把‘北洼子’项目,同时向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甚至省委政研室或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进行汇报!突出它在破解历史遗留产权难题、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多元化资金筹措方面的探索价值!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改革试点项目,而不仅仅是一个要钱的工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另外,”周明华补充道,“省委领导近期对城市治理精细化、解决民生痛点非常关注。
你们汇报时,一定要突出‘北洼子’问题的典型性、紧迫性,以及你们敢于啃硬骨头的担当!数据要详实,案例要鲜活,方案要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记住,打动领导,既要靠事实,也要靠高度和情怀!”
“明白了!太感谢周处长了!”李鸣风心中豁然开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周明华的点拨,不仅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一套更高明的“解题思路”!
与此同时,榆林县,“北洼子”的秘密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陈芳的压力巨大。
一方面,要顶着“钉子户”的敌视和可能存在的威胁,继续艰难的确权工作;另一方面,对杨宏远和“钉子户”之间关系的调查,必须隐秘而高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工作组一位成员通过私人关系,从县农商行一位信得过的老同学那里,获取了王大奎和刘麻子(另一个态度强硬的“钉子户”)近半年的银行流水。
当陈芳拿到那几页密密麻麻的交易记录时,她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王大奎和刘麻子的账户,在最近三个月内,分别收到了多笔来自不同个人账户的小额汇款,金额从几千到一万不等,总计都接近十万!汇款时间,与他们开始在“北洼子”串联、放出高价风声的时间高度吻合!
更关键的是,其中一个频繁向两人汇款的账户,开户名是一个叫“孙小军”的人。
陈芳立刻动用关系进行侧面核查,结果令人震惊:这个“孙小军”,是宏远地产一个项目经理杨波的远房表弟!而杨波,正是杨宏远的心腹干将,专门负责处理一些“不方便”出面的事务!
虽然没有直接指向杨宏远本人的证据,但这条资金链,已经清晰地勾勒出宏远地产通过“白手套”孙小军,向王大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