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家宴与故交(2/3)
约一个月前,在一次全县卫生工作会议后,他确实和周斌简单聊过几句,提到随着开发区发展、人口聚集,县医院的硬件和服务能力需要同步提升,希望医院能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
他当时只是基于全局发展的一点前瞻性建议,并未做具体指示。
没想到,周斌不仅记住了,还如此迅速地拿出了方案,甚至亲自登门“汇报进度”兼“感谢家属”!
“周院长有心了。
”李鸣风点点头,语气平和,“提升医疗服务是民生大事,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
方案成熟了,按程序报上来,县里会认真研究支持的。
”
“是是是!有李书记这句话,我们就更有干劲了!”周斌得到了想要的回应,心满意足,又寒暄了几句,便识趣地告辞,不再打扰领导一家用餐。
关上门,林晚秋看着茶几上那个包装精美、价格不菲的水果篮,无奈地笑了笑,对李鸣风说:“瞧见没?李书记,您现在说句话的份量。
我辛苦做台手术,院长亲自上门送果篮,一半是冲我,一大半是冲你这位关心医疗卫生事业的县领导。
”
李鸣风也摇头失笑,走过去揽住妻子的肩:“主要还是林医生技术过硬,救死扶伤,功劳最大。
我这算是……沾了林医生的光?”他故意打趣道。
林晚秋嗔怪地拍了他一下:“少贫!不过说真的,你上次随口提的那件事,周院长这么上心,说明你的意见现在确实很有影响力了。
以后说话更得注意点,别让人过度解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谨遵林医生教诲。
”李鸣风笑着应下,心中却了然。
这看似平常的“院长送果篮”和“汇报方案”,正是他如今在榆林地位和权势最直观的注脚。
一言一行,都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甚至会被放大解读、迅速响应。
刚送走周院长没多久,门铃又响了。
这次来的是李鸣风的大学同学,目前在县里一家效益一般的国企——榆林机械厂担任技术科副科长的张大伟。
张大伟手里也提着点东西,不过只是些普通的水果,神情带着明显的局促和愁容。
“老同学,稀客啊!快进来!”李鸣风热情地把张大伟让进屋。
林晚秋带着小溪去卧室玩了,把客厅留给两个男人。
张大伟坐下后,显得有些坐立不安,搓着手,欲言又止。
“怎么了,伟子?看你愁眉苦脸的,遇到难处了?”李鸣风给他倒了杯水,关切地问。
张伟是他大学时睡在下铺的兄弟,关系很铁,只是毕业后一个进了体制,一个进了企业,交集渐少,但情谊还在。
“鸣风……唉,我实在是……”张大伟叹了口气,终于开口,“我是想求你帮个忙,又怕给你添麻烦。
”
“咱们兄弟之间,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直说。
”李鸣风鼓励道。
原来,张大伟所在的榆林机械厂效益连年下滑,最近市里主导推动国企改革重组,榆林机械厂被列入了可能被兼并甚至破产清算的名单。
厂里人心惶惶。
张大伟作为技术骨干,倒不怕失业,但他在厂里干了快十年,有感情,更舍不得那些跟着他的老技术工人。
他听说新成立不久的榆林高新开发区引进的宏远集团以及几家装备制造配套企业,技术实力强,待遇好,正在招兵买马。
“我就想……能不能请你……跟开发区那边,或者宏远那边打个招呼?”张伟脸涨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