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获取智慧的捷径(2/3)
吸引力法则说只要我想,我就能得到,为什么我总是得到失望呢?
你说有生命的蓝图而自我又要臣服、又要无为,那我躺着等现成的就好了啊!
初心是什么?
在本篇开头就画出了重点:初心几乎永远都是围绕着自我自性觉知的扩展展开的。
获取到更多更全面的无漏智慧,就是永恒不变的初心。
怎么能达成它呢?
细腻地观察生活,让生命的历程被自我有智慧地剖析,少去纠结自我的得失与名利的荣耀,更多地用心品悟生命的真谛,让形而上的追求占比大于形而下的。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思想、哲学、艺术、内在自我,是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质的学问。
有没有捷径可言?
萨达姆顶答案是肯定的。
为了理解这一问题,我们来做个比喻——你和父亲去闯一个大迷宫。
迷宫外有一个高塔,可以渺视完整的迷宫。
于是你决定去闯迷宫,而父亲去塔上看地形,给你相应的指引,这样你就不会走错路,最快捷地通过迷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问题来了:迷宫很大,墙很高,你走进迷宫没多会儿,就听不到高塔上父亲的声音了,连他比划的手势也看不到了。
失去了引导的你很困惑下一个路口要怎么走。
这时你的内心里升起了一股力量,脑海里出现一种洞见般的思绪,那是你父亲集中所有意念力试图与你心心相映。
这时你想起了以前看过的科学书籍——在迷宫中迷路只要沿着一侧的墙壁走,最终就能找到出口。
三天后你筋疲力竭,食物与水都不多了。
这迷宫原来是多维的,用二维理念去思考那就是瞎扯。
你放弃了先前的逻辑,开始祈祷上帝与天使、神明的引领,结果你发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绝望与无助笼罩着你,让你的信念与理智近乎崩溃。
这时你脑海中又隐约地出来古怪的念头:后退十步向右。
你苦笑着:自己已经疯了,这毫无逻辑,一点不科学。
跟随这脑海中没来由的念头吗?那我的自由意识、我的自我尊严、我的科学理念要被置于何处呢?
最后,在饥渴中你陷入了恍惚,下意识支配了你的身体,你无意识地跟随着那引导,用了两个小时走出了看似没有尽头的迷宫。
你的父亲看着你走出了迷宫,告诉你是时候他准备进入了,现在轮到你成为他的向导。
你需要爬上高塔,引导他走出这迷宫。
你还记得自己走过的捷径吗?
你告诉父亲:很快你会听不到我的声音、看不见我的手势,但请跟随心中的热忱,哪怕前面看似没有道路,那是虚假的墙,实际在高处看那是一个暗门的所在。
这迷宫是按照心理学设计的,所以不合理、不可能的地方却藏着出路的暗门。
于是父亲心领神会,勇敢地步入迷宫。
起初一切顺利,很快你发现父亲在迷宫里躺下不动了。
你怎么呼唤、心理暗示都没有用,最后无奈只好自己再一次走入迷宫,去接他出来。
你们见面后,你问父亲:你怎么躺着不动啊?
他说:我想明白了,与其在这里兜兜转转地受累受苦,不如什么都不干,在这里装死。
既然命运注定了我们能走出这迷宫,那就让它来接我出去好了。
你看我每天躺在这里冥想,渴望与你重新汇合,结果你就显化到我身边了不是。
我们是在迷宫外了吧?
你告诉自己的父亲:无为是不胡乱造作,让头脑能保持空灵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轻松地在意识中觉知到来自高塔的引导。
当感受到引领时要及时地做出动作,跟随着热忱快速地前进,哪怕看上去一时无法理解也没有关系,这才是臣服。
渴望是必要的,因为那打开了你去往目标的道路,但光有道路没有行动还是一切白搭啊。
好啦,现在咱俩都在迷宫里啦,只能把脑海中站在高塔上对迷宫分布图的印象拼凑在一起,然后利用这个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