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意识信息来源(1/3)
一般情况下,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意识信息来源主要分为四大类。
这里说的意识信息是指信息直接由意识体发出,自己是第一接触者,而没有经由某某灵媒转述。
1、志愿者群体它们或者是灵体;或者有肉身角色,当肉身睡觉或冥想时做些跨维度义工的工作。
跨维度义工的工作包括了:迷茫亡者的接引、必然事件的暗中引领、重要历史性人物的守护。
组成志愿者的灵体主要来自那些在第六意识阶梯上遇到进阶瓶颈的意识觉知们。
它们想要觉悟突破瓶颈所需要通过的特定觉他考验,渡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进行着自我知见的归纳、梳理与总结,让所“觉知”的各种知见逐步体系化、系统化、逻辑化。
在完善的过程中自己很难看到自己忽略了的卡点,但在当实习师范老师的时候会遭到学生们来自各个面向角度的质疑与挑战,作为生疏的说法者这时最容易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地予以弥补。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渡人者自渡之,自渡者天渡之,渡人如渡己,渡己亦渡人。
2、地缚灵群体地缚灵俗称为鬼魂。
鬼魂常见的有三种类型:在墓地或老宅里滞留着的;在四处游荡着的;应邀回访本维度的。
造成滞留的原因有很多:在墓园里的一般都很有信仰,生前被宗教忽悠得很惨,多半生都很虔诚,死后等着被复活、等着末世大审判、等着家人来团聚。
家人一次次地去扫墓祭拜,强化了其理念,认同坟冢是自己的家、枯骨是自己的身,就是不肯进入轮回。
而这样的自由意识同样是需要被尊重的。
在家里因疾病过世或意外过世的人,有时不跟随自己的遗体走完葬礼的流程,所以会留在自己家里。
这样的家伙有些能和新房东和睦相处,有些则不能,看生前的性格了。
在野外或街道上意外过世的人,因没能看到自己的尸体被处理或家人没能找到这尸体,它们也会滞留下来,渴望自己的角色能有一个富有仪式感的谢幕,有机会伸张自己的委屈和不舍。
它们没有自己认定的某一个专属归属,随着心情四处流浪。
圣灵并不是没有接引过它们,但是它们内心中都多少有没能放下的心愿,不肯走。
迷茫的亡灵根据其自身地域、风俗、文化背景不同会有不同的行为。
比如,生前信仰宗教的就会不停地做功德,渴望累积到一定程度获得更好的转生机会(它给自己设立了脱离的门槛)。
其间不乏生前很平庸的鬼,为弥补和平衡自己被忽视的感受,渴望被社会认可与尊重,就装名人、大仙、菩萨、基督、妈祖、圣母、关公、济公、哪吒等,反正谁在它家乡有名气就装扮谁。
然后各种闹妖,感受当网红被关注、有粉丝的快乐。
其实去掉美颜、滤镜、瘦脸,那模样一个比一个吓人的。
逗留灵与游荡灵这两类灵体,性格基本与生前一样,信仰与人文理念多是良善的,但也不乏事儿妈与性格古怪的家伙。
一样米养百样人,百样人成百种鬼。
它们在帮忙的时候经常会好心办坏事,因目光短浅、认知局限性强和智商堪忧,看不透人间悲苦都是个人课业所化,角色的辛苦是高我巧妙的编排,内中蕴藏觉知与教训的匹配,这些都是为了平衡体验的面向而设置的。
灵体用外力干预他人生活后,在无形之力的左右下,化解了某人的“苦厄”,同时又引发出很多连锁蝴蝶效应,这导致“事主”本人非但事后不能惊醒反思,遇事反而更加执迷外力捷径、诚心无脑祝祷,好像什么事只要找“专家”、钱花到位就能摆平。
进而认知中养成有钱能让鬼推磨的理念,对权利与金钱的追逐变本加厉,花钱请鬼,请鬼求财、求福、求爱、求功名、求健康、求长寿、求转运。
当一个人因外求仙鬼而得偿所愿后,会因此依赖外力、外寻外求,而堵塞了自我觉知与自我独立体验人生的机会,因此无法累积知见,也懒得提升心智,导致内在智慧与觉悟开始急速下降。
这样说并不是否认有各种圣灵在人间协助我们,只是真实的圣灵都是本着帮助个体增进智慧和觉悟、促进觉醒而来的。
它们能给你的是大智慧的道理、通透无扭曲的理念认知、卡顿时的温暖呵护,而非打压对手、获取捷径、强行让异性爱上自己、强迫你老板给你升职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