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爱河浪起自伤残1(1/3)
新春过后,万物复苏。
但对于偏北的中原大地来说,战火僵持之局愈演愈烈,满盘肃杀之气,让此间气氛沉闷许多。
越往北走,世人越有一个共识——幽州要守不住了。
在文公篡权、张文澜勤王分兵之后,中枢面对北部战场的一切支援,便停了。
汴京朝臣在暂时等不到勤王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不敢大意,仍聚集军队于城池,来抵御张文澜随时有可能的攻城。
而对于北境战争……文公早就向霍丘递了国书,说要重新议和。
既要议和,自然不会再供兵马、粮草。
霍丘的回书,来自云州,据说是那位“圣女”军师所回。
圣女道,等幽州城到,再谈议和。
所以如今,幽州城已经孤军坚守两月有余。
多么讽刺,随着断粮断水断兵的后症数发,无论是攻城的霍丘王的亲领兵马,还是北周汴京中枢,竟然都在等着幽州战败的军情通报。
霍丘王早早发话,他要在幽州城过上元节。
蛮夷之众,在侵犯大周国之前,哪有什么上元节?但霍丘王如此发话,显然已视幽州为囊中物,而天下无人有异议。
此时的云州城,作为霍丘攻打幽州的后援据点,一切进程仅仅有条。
多少人因幽州的即将沦陷而心事郁郁,毕竟身为云州子民,此间百姓最知晓云州的重要,自然也知晓一山之隔的幽州重要。
只要这两城都到手,北周会成为一马平川,随时都会成为北周的可攻之地。
霍丘要不要南下取北周,只是时间问题。
若说很久前,云州子民曾寄希望于中原收复,自己回到北周国都。
但如今……眼看中枢态度,谁不知道北周已经放弃自己了?
他们宛如离群孤雁,只能仰霍丘鼻息存活。
而也许是战况危急、城中气氛压抑,圣女大人竟然在封城许久后,在春节后,陆陆续续开了些偏小城门,准许流民入城。
但圣女大人肯开一二城门,最主要的原因,是圣女大人准备在此年的上元节大大操办,好和幽州城相对,遥贺霍丘王攻下幽州之喜。
为了上元节,有一队百戏团进了云州城,将在节庆当夜,与民同喜,为满城百姓操演近月来流行南北的杂曲《百年歌》。
据说,这是来自汴京宰相文公亲自编曲的歌舞杂戏,风云南北。
云州只是有样学样罢了。
百姓心中是喜是悲暂且不提,随着城中开始置灯架、搭乐棚、布棘盆,他们便知,圣女大人是真的要办一场热闹的上元宴。
云州城沦陷异国四年有余,恐怕这是四年来的第一场热闹宴事。
不管圣女目的为何,城中总算多了许多轻松氛围。
“嗯,你们领着这些歌女往南乐苑去排练,记得清点好人数与性别,一共二十女子,不可多一人,也不可少一人。
”一家大院中,一位侍女服侍的娘子正拿着手中账簿,对着章程。
此女又嘱咐:“百戏团的人今日可有点卯?他们在府中不可随意走动,是谁在管理他们的?”
“上元节当夜的歌舞可有排练好?你们可是要跟着圣女大人,去面见王上的。
若是出了错,没人保得住你们。
”
“我知晓,你们中有人不愿意为异国王表演。
但是北周已经弃了我们,我们日后便是霍丘国人……你们这种脸色,我希望不要被圣女大人看到。
我希望你们不要领教到圣女大人的本事……最好不要被她看到。
”
井井有条的一日活计分布,来自如今的圣女府,昔日的云州节帅府。
得了吩咐的院中侍女们向她屈膝行礼:“我们晓得,多谢慈姑姑点拨。
慈姑姑得圣女信赖,还望姑姑为我们在圣女大人面前多多美言。
”
有人咂舌:“圣女大人……总让人觉得害怕。
”
“慈姑姑”蹙眉,沉着脸,说话却仍轻柔:“这样的话,日后不能让我听到,更不能让除我以外的人听到。
”
众人互相推搡着说好,拿着各自的任务去忙碌新一日。
如今这座府邸住的人真是不少,歌女、百戏团、卫士……这里的园子被分成了一片片的驻扎地,若无令牌,任何一个院落都无法随意走动。
说是名门府邸,更像是一个小型“军营”。
这是圣女玉霜的安排,无人敢置喙。
众人离去后,“慈姑姑”终于得到了些喘息余地,倚着院中廊柱,怔怔看着满园的枯草枯树出神。
“慈姑姑”的相貌风流秀曼,楚楚之姿,一点也不像一个普通侍女。
若是寻常府邸,她这样的人物,不是千金闺秀,便是当家娘子。
但在如今的圣女府,她只能成为一介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