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技术新星(2/3)
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手指在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间神经质地颤抖着,仿佛按下的不是冰冷的按键,而是整个工厂赖以生存的命脉。
生产副厂长王振邦像一头困兽,在狭小的会议室空隙里烦躁地踱来踱去,锃亮的皮鞋后跟敲击着水泥地面,发出“哒、哒、哒”异常刺耳的声响,单调而沉重,像是在为这场灾难敲响倒计时的丧钟:
“013号车床一瘫痪,整条主力生产线就彻底停了!我手下几百号工人现在全在车间里干瞪眼!机器不转,原料堆着,我们拿什么去生产?拿什么去填那个无底洞一样的违约金窟窿?”
他猛地停下脚步,转身,目光如炬地扫过烟雾中一张张焦虑的脸,几乎是吼出来的:
“抢修!必须立刻、马上、不惜一切代价开始抢修!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烧钱!”
行政副厂长刘兰红的女高音带着特有的穿透力,突然划破了会议室的嘈杂,她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前倾,目光紧紧盯着魏文迪:
“魏总工!抢修方案定了,具体什么时候组织人员进场?后勤这一摊子我得立刻跟上!抢修队的吃、住、交通、工具材料调配、现场协调,哪一样不要时间准备?你给个准话!”她的声音急促,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执行压力。
技术副厂长黄置欢则像一尊沉默的雕像,死死盯着对面墙上那巨大的生产进度电子显示屏发呆。
屏幕上,代表013生产线的那根红色进度箭头,刺眼地停滞在故障发生的那一刻,再无寸进。
那停滞的红色,在他眼中仿佛化作了一把冰冷的利刃,深深刺进他的眼底,刺得他心头发寒。
他声音低沉得几乎像是自言自语,带着浓重的技术忧虑:
“最棘手的是……故障的根本原因到现在还没完全查清。
就算我们暂时把它修得能动起来,魏工,你敢拍胸脯保证修复后的运行稳定性和加工精度吗?万一……我是说万一,在高压抢工状态下再出问题,次品率飙升甚至引发二次事故……”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未尽的话语如同沉重的铅块,重重砸在每个人的心头——后果不堪设想,赔偿将是无底深渊,厂子可能就此万劫不复。
就连平日里主抓思想工作的党委书记周建华和党委副书记赵永红都破例被紧急请到了现场,两人紧挨着坐在角落里,头碰着头低声急语讨论着什么,脸色同样凝重。
周建华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这事态的影响太恶劣了,远超生产事故本身。
车间里人心惶惶,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
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刻采取措施稳定工人情绪,严防死守,防止任何不实谣言扩散引发群体性事件!”
赵永红立刻点头,语速飞快地补充道:
“周书记说得对!工会那边的工作也必须立刻跟上,虽然工会主席的位置目前还空缺着,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稳定压倒一切!安抚职工、了解诉求、疏导压力,这份担子我会亲自挑起来,绝不能让矛盾在这个敏感时期激化!”
会议室里的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冰冷的墨汁,浓重的烟草味、隐约飘来的车间机油味,与一股难以言说的、深入骨髓的焦虑和绝望感混杂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胸口,令人窒息。
窗外的阳光本该明媚,此刻却只能透过紧闭的百叶窗缝隙,在会议桌上投下一条条斑驳摇曳的光影,微弱而无力,丝毫驱不散那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厚重如铁的阴霾。
会议最终在一片沉重和紧迫中达成决议:
责成总工程师魏文迪全权负责,火速组织最强专业力量成立抢修组,务必立即投入抢修,目标是创造奇迹——在两天内不惜代价修复设备!同时,由厂长李国栋亲自出面,向设备供货方施加最大压力,要求对方专家团队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抵达现场,协同开展维修与检测工作,任何延误都将被视为严重违约。
决议落锤,魏文迪几乎是弹射般从座位上站起,像一阵风似的冲出了令人窒息的会议室,一路小跑冲向事故现场。
他平日里略显儒雅温和的脸上此刻布满了焦虑的阴云,面色凝重得如同冷却的铸铁,紧抿成一条直线的嘴唇透露出内心翻江倒海般的沉重。
本就清瘦的身形在巨大的压力下仿佛又单薄地缩了一圈。
他深吸一口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粉尘的空气,努力压下心中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不安和恐惧,迅速掏出手机,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
他拨通号码,声音急促而有力,几乎是在对着话筒低吼,以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紧急召集了厂内技术处、设备科、各主要车间所有顶尖的技术骨干成员名单。
很快,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临时抢修攻关队火速集结。
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此刻都承载着全厂上下数千人沉甸甸的、近乎孤注一掷的希望。
站在庞大的故障设备前,魏文迪眉头紧锁成深深的川字,锐利的目光在摊开的、布满复杂线路与标注的图纸与庞大沉默的设备间焦灼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