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失序的街道(3/3)
个午餐肉罐头,还有五条黑巧克力棒。
这些食物,省着吃,或能维持他一周左右的最低热量需求。
**药品**:一个便携式急救包。
内有感冒药、退烧药、布洛芬止痛药、一小瓶碘伏、一包无菌棉签、数卷纱布及足够用上几次的创可贴。
数量不多,但皆为应对突发状况的常用药。
**其他工具**:三个满电的两万毫安充电宝;一个手摇式充电应急收音机,虽现下收不到任何信号,但他坚信此物未来或有大用;一把多功能瑞士军刀,集成了小刀、剪刀、开罐器等工具;一卷测试过承重、足够结实的五十米尼龙绳;以及散装的十几个打火机和一盒生日蜡烛。
他还走到厨房,检查燃气表读数,是满格。
天然气为管道输送,短期内应不会中断。
电力供应目前亦还正常,公寓灯光依旧明亮。
但陆一鸣对此不抱任何乐观。
通讯系统如此大规模、如此彻底的瘫痪,必然是某种底层物理规则被改变或干扰的结果。
那么,同样依赖复杂物理系统和稳定网络调度的现代电网,又能支撑多久?
一旦电力中断,情况将呈几何级数恶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电,电梯停运,他住在十七楼,取水将成致命难题。
没电,冰箱将成铁皮柜子,里面少量食物会迅速腐败。
没电,夜晚将陷入彻底的原始黑暗。
而黑暗,是恐惧与罪恶最好的温床。
“看来,必须在电力系统崩溃前,尽可能多储备生命之源——水。
”陆一鸣暗自盘算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他家水龙头还能哗哗流出清澈自来水。
这在未来,或成最奢侈的景象。
他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找出家里所有能装水的容器——一个拖地用的塑料桶,两个洗脸盆,所有喝完的空饮料瓶,甚至电热水壶和煮汤大锅。
他将这些容器一一洗净,然后开始有条不紊地蓄水。
水流冲击容器的声音,成了这混乱世界里,唯一让他安心的背景音。
窗外喧嚣依旧,甚至愈演愈烈。
尖锐喇叭声、歇斯底里的叫骂声、人群冲撞声中,开始夹杂某些更令人不安的声音——那是店铺卷帘门被暴力撬动的刺耳摩擦,以及玻璃被硬物砸碎时的清脆破碎声。
各种杂音混杂一起,构成了一曲末日降临前,文明崩坏的序曲。
陆一鸣一边蓄水,一边再次走到窗边,透过缝隙小心观察外界情况。
他看到几个穿着蓝色制服的人员出现,像是社区保安,或街道办工作人员。
他们挥舞手臂,吹着哨子,试图维持所剩无几的秩序,疏导堵塞交通。
但他们仅寥寥数人,面对远超百倍、已被恐慌冲昏头脑的混乱人群,其努力显得如此杯水车薪,如此无力。
他们单薄的身影,很快就被愤怒焦躁的人潮淹没,连声音都听不见了。
“官方力量的反应,远比预想迟缓,或者说,他们同样束手无策。
”陆一鸣心中做出冰冷判断。
此判断,愈发印证了他对事态严重性的最坏揣测。
倘若这只是一般自然灾害或技术故障,以国家强大的应急响应机制,绝不应如此迟钝缺位。
唯一的解释是,灾难层级,已超出现有体系能够应对的范畴。
社会秩序,这层平日看不见摸不着、却维护着整个现代都市精密运转的无形之网,正在被一根根无情崩断。
而当这张大网彻底破裂时,那潜藏在文明表象之下、被压抑千百年的原始丛林法则,将会毫不留情地取而代之。
陆一鸣深深吸了口气,他仿佛能从空气中,嗅到一股混合着尘土、汗水与恐惧的焦灼味道。
他知道,自己必须以最快速度,完成从和平年代物理系研究生,到末日求生者的心态转变。
他必须尽快适应这种新的、残酷的“常态”,为接下来可能更加严峻、更加血腥的局面做好万全准备。
此刻,他那颗受过严谨科学训练、冷静理智的大脑,是他最宝贵,也是唯一的武器。
他下意识伸进口袋,握住那枚冰冷的、陪伴他多年的硬币。
金属触感传至掌心,让他纷乱思绪有了一个坚实锚点。
它仿佛在无声提醒他,无论外界局面何等混乱疯狂,都要保持内心的绝对镇定与清晰思考。
失序的街道,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远远没有到来。
喜欢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请大家收藏:()我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