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裂帛声里换乾坤(3/3)
大的隐患;可要是处理得好,或许能成为他日后“立功”的机会——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刚穿越过来,连自身都难保,绝不能掺和进去。
他起身走到帐帘边,小心翼翼地撩开个小缝往外看。
营地里到处是穿明光铠的士兵,有的在擦拭兵器,有的在搭建帐篷,还有的靠在树边啃干粮,帐篷连绵成片,大多是粗麻布做的,边缘磨损得厉害,能看出行军的仓促。
远处的土坡上,果然站着几个穿兽皮袍的回纥人,正跟两名唐军将领说着什么,其中一个回纥人手按腰间的弯刀,姿态带着几分倨傲。
风里还飘来隐约的马蹄声,偶尔夹杂着远处百姓的哭声——马嵬坡的乱局,根本没彻底平息,六军不发的阴影还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殿下,粥温好了,常服也拿来了。
”春桃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她手里端着个描金铜碗,碗里的粟米粥冒着热气,还撒了些切碎的枣泥,旁边放着件玄色细棉布常服,领口滚着浅青色的锦边,叠得整整齐齐。
李倓转过身,深吸了口气。
他走到铜盆边,掬起冷水拍在脸上,冰凉的触感让他瞬间清醒了不少,脑子里的混乱也消散了些。
春桃上前想帮他换衣服,却被他摆手拒绝:“我自己来就好,你先出去等着,我喝完粥就去主营帐。
”
春桃应了声“是”,退出去时还不忘把铜碗递到他手里。
李倓端着碗,坐在胡床上慢慢喝着粥。
粟米熬得很软烂,枣泥的甜味中和了粟米的粗糙,是唐代宗室常吃的口味,温热的粥滑过喉咙,顺着食道往下走,仿佛也给了他几分底气。
他一边喝,一边在脑子里快速盘算——进谏是绝对不能进的,但也不能不去见李亨。
李亨现在正犹豫,他得想个办法,既不让李亨觉得他“不懂事”,又能给李亨一个“留下”的台阶,还得顺便卖个好给那位未来的唐代宗李豫。
比如……他可以主动提出“随上皇入蜀护驾”,让李亨留下来——这样既表了“孝”,又给了李亨“留镇关中”的理由,还不会显得自己觊觎权力,李豫看在眼里,也会觉得他这个弟弟“识大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就这么办!李倓放下铜碗,用帕子擦了擦嘴,起身换上那件玄色常服。
衣服很合身,布料柔软却结实,是原主平时上朝或议事时穿的,不像铠甲那样张扬,正好符合他“藏锋”的打算。
他又摸了摸腰间的鱼袋,确认青铜鱼符还在,才深吸一口气,走到帐帘边,伸手撩开——
阳光瞬间洒在他身上,带着六月的暖意。
春桃站在帐外,见他出来,忙躬身道:“殿下,主营帐那边传来消息,说陛下让各殿下尽快过去,议事要开始了。
”李倓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主营帐的方向,那里飘着面杏黄色的旗帜,上面绣着“唐”字。
风拂过旗帜,猎猎作响,像在催促着什么。
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刀,刀柄的触感很熟悉,是原主平时用惯的。
春桃快步跟上他的脚步,两人沿着营地的小路往前走。
路过巡逻的士兵时,士兵们都躬身行礼,眼神里带着几分敬畏——以往的建宁王虽急脾气,却从不摆架子,还常跟士兵们一起练骑射,在军中口碑不算差。
李倓也学着原主的样子,微微点头示意,只是脚步比原主慢了些,眼神里多了几分原主没有的沉稳。
远处的主营帐越来越近,他能看到李豫的身影正站在帐门口,似乎在等什么人。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遇,李豫愣了一下,眼底闪过几分疑惑——他印象里的三弟,总是风风火火的,今天怎么突然沉稳了这么多?
李倓对着李豫微微颔首道:“大哥”,算是打过招呼。
李豫也点了点头,侧身让开了路。
帐帘在他面前展开,里面的议事声隐约传来,夹杂着李亨低沉的话音。
李倓深吸一口气,抬脚走了进去。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大唐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