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夜谈帐中说平叛(3/3)
与李倓一谈,心头重石竟落了一半;李倓也借着聊天,进一步巩固了跟李豫的关系,还悄悄把“叛军内部有矛盾”的种子埋了下去。
帐内的青铜灯油快烧尽了,火苗渐渐变小,光线也暗了下来。
李豫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你也早些歇着,明日还得赶路。
”他走到帐帘边,又回头看向李倓,补充了一句,“那安庆绪和安庆宗的事,我会让人悄悄查,有消息了就告诉你。
”
“好,多谢大哥。
”李倓送他到帐门口,看着李豫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才转身回到帐内。
他行至案边,执起那张简易地图,指尖轻触“好畤县”之位——依大纲,第七章将于此处遭遇叛军散骑,尚需筹谋应对之策。
但现在更重要的是,刚才跟李豫的谈话,已经把“叛军诸子不和”的信息传了出去,只要李豫记在心里,日后安庆绪弑父时,他们就能更快反应,甚至利用这个机会,收拢叛军的部分势力。
帐外的风沙还在刮,偶尔能听到守夜士兵的咳嗽声。
李倓吹灭了青铜灯,帐内瞬间陷入黑暗,只有月光透过帐帘的缝隙,洒下几缕清辉。
他躺在毡毯上,却没什么睡意,脑子里反复想着刚才跟李豫的对话,确认自己没有说漏嘴,没有暴露穿越的秘密。
他回想起在图书馆翻阅《资治通鉴》时,书中记载了安庆绪因不满父亲安禄山偏爱幼弟安庆恩,担心自己无法继承帝位,遂联合严庄和宦官李猪儿发动政变,弑父安禄山并自立为帝的史实。
同时,安庆绪与安庆宗之间的争位斗争,导致麾下将领分裂,各自依附不同的势力。
——这些都是他的“底气”,却也得小心使用,不能让别人觉得他“未卜先知”。
“慢慢来,”李倓在心底轻声对自己说,“先与大哥结成同盟,再缓缓透露有用的信息,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改写命运。
”
不知过了多久,帐外传来鸡叫声,天快亮了。
李倓起身走到帐帘边,撩开一条缝往外看——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风沙小了些,守夜的士兵正举着火把,跟换岗的士兵交接。
远处的营地里,已经有士兵开始收拾帐篷,准备生火做饭。
新的一天开始了,北上的路还得继续走。
李倓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到帐内,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他知道,接下来的好畤县,会是又一个难关,但只要他跟李豫并肩,谨慎应对,总能闯过去。
帐帘外,陈忠的声音传了进来:“殿下,该起身了,斥候已经备好,随时可以去好畤县探路。
”
“知道了,这就来。
”李倓应道,拿起案上的蹀躞带系在腰间,摸了摸里面的鱼袋——那里面装着他的身份证明,也装着他改写命运的希望。
他行至帐帘边,猛然掀开帘子,晨光霎时倾泻而入,洒落在他身上,暖意融融。
营地里已然热闹起来,士兵们忙着搬运行李,百姓们也纷纷起身,那位老妇人正抱着孩子,向亲卫讨要热水。
李豫站在不远处的高地上,正跟几个将领说话,见李倓出来,对他挥了挥手。
李倓笑着走过去,心里清楚——正如李倓与李豫之间的兄弟同盟,悄然在历史的长河中萌芽,平叛的种子也在昨夜的深谈中悄悄埋下。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大唐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