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富商代表王元宝(2/3)
子仪刚要开口,却被李倓用眼神拦下。
李倓往前挪了挪胡凳,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坦诚地看向王元宝:“王先生的顾虑,倓完全明白。
换作是我,也会犹豫——毕竟两万石粮,足够让江淮的商队走三个来回,不是小数目。
”
他顿了顿,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时,里面的物件让王元宝的眼神亮了亮——一对赤金镶翠的带钩,一块羊脂玉的佩饰,还有几张地契,上面写着长安城外的百亩良田。
“这些是建宁王府仅剩的私产,带钩是陛下赐的及冠之礼,玉佩是母妃留下的遗物,地契是父王早年赏的。
今日倓把它们放在这里,作为额外担保。
”
王元宝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茶盏,眼底掠过一丝动容。
他走南闯北几十年,见过的宗室子弟不计其数,大多是要么摆着架子索求,要么拿着朝廷名号施压,像李倓这样愿意用私产担保的,还是头一个。
“王先生且听我说。
”李倓把木盒推到王元宝面前,声音沉稳而有力,“若三年之内,盐池经营权因叛军或朝廷追责无法兑现,这些私产尽数归您——带钩可熔了做金锭,玉佩能卖去扬州的珠宝行,地契虽在长安城外,待平叛后,倓亲自陪您去交割。
另外,朔方军会派两百人护送您的商队往来河西,沿途关卡一律放行,不收分毫过境税。
”
他看向王元宝,接着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您今日帮灵武渡过难关,日后待咱们收复两京,灵武的互市定会优先给您留一席之地。
盐铁、茶叶、丝绸,只要您想做,朔方军就是您的后盾——商人要的是长久利,不是一时之利,王先生觉得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元宝凝视着木盒里的物件,又望向李倓年轻却坚定的眼神,沉默片刻,忽然笑出了声。
他伸手将木盒推回去,语气里的审慎少了几分,多了几分真切:“殿下这是折煞老夫了。
您既有这份担当,老夫再犹豫,倒显得小家子气了。
”
他拿起案上的盐池舆图,手指在乌池的位置重重一点:“实不相瞒,老夫昨夜翻了《通典》,发现开元年间蒲州盐池确有租给民户的先例,这与宋朝盐池事件类似,朝廷不仅没有追责,反而嘉奖了主事官员。
殿下说的对,乱世之中,安稳比什么都重要——您能护商队、能担风险,老夫信您一次。
”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细微响动。
众人循声望去,乌篷车随从掀帘而入,一淡绿襦裙少女端漆盘盈盈步入,盘中几张麻纸写满字迹。
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梳着双环髻,发间簪着一支素雅的玉簪,手里握着一支狼毫笔,走到王元宝身后时,轻轻将漆盘放在案上,动作轻柔却不卑不亢。
“这是小女若湄,”王元宝笑着介绍,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平日里跟着老夫记些商账,今日让她来学学怎么跟军爷打交道。
”
江若湄垂眸轻语:“见过郭将军,见过建宁王殿下。
”声如清泉,未抬首,指尖疾动,已将案上麻纸整理妥当,纸上谈判要点字迹娟秀工整,“商队护送”“过境免税”等标注分明。
李倓的目光在她握着笔的手上停留了一瞬——指尖沾着墨渍,显是一路都在记录,心里暗记下这个名字,面上却只是温和地点头:“江姑娘心思细致,记录得很周全。
”
王元宝拿起案上契约草稿,细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