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唐中兴> 第22章 流民中得能工巧匠

第22章 流民中得能工巧匠(3/3)

寻常的沉些,射程如何?” “回将军,能射一百五十步!”赵三郎抢先答道,还把刚才的测试结果说了一遍。

     郭子仪眼睛一亮,当即让人在两百步外立了个稻草人靶。

    他端起弩箭,瞄准片刻后扣动扳机,箭杆“噗”的一声穿透稻草人,钉在后面的胡杨树上。

    郭子仪走上前,拔出箭看了看,箭头还保持着锋利:“好!好!有了这弩箭,咱们在战场上就能压过叛军的强弓了!” 李光弼也试了试,赞叹道:“这弧形箭槽真是巧思,以前总担心箭杆卡住,现在完全不用怕。

    若能多造些,咱们守营垒时就更有把握了。

    ” “赵三郎,林老栓,”李倓转向两位工匠,语气郑重,“本王想在灵州城外建一座临时兵器坊,由你们二位主持,招募流民中懂打铁的人,专门造这种改良弩箭。

    所需的材料、工具,本王都让人给你们筹备,每月再加发两石粟米,如何?” 赵三郎和林老栓连忙跪下磕头:“谢殿下!俺们一定好好造,不辜负殿下的信任!” 接下来几日,临时兵器坊很快搭了起来——四座锻炉并排而立,铁砧、错刀、淬火池一应俱全,江若湄还从流民中选出二十个懂打铁的壮丁,跟着两位工匠学习。

    李倓常去坊里查看,有时还会在图纸上提点一二:比如在弩箭上加个小铁钩,方便挂在腰上;把箭杆尾端削得更尖些,更容易嵌入箭槽。

     这日,郭子仪带着几位将领来兵器坊视察,见工匠们正忙着造弩箭,地上已堆了两百多把成品。

    赵三郎拿起一把刚造好的弩,递给郭子仪:“将军,俺们又改了改弓弦,现在能射一百六十步了!” 郭子仪试射后,对将领们笑道:“以前总愁军械不如叛军,现在有了建宁王和两位工匠,咱们总算有了趁手的家伙!等再造些,就分发到各营,让弟兄们练练,下次再跟叛军交手,定要让他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夕阳西下时,李倓站在兵器坊外,望着忙碌的工匠们,心中满是感慨。

    他想起那本泛黄的诸葛连弩复原图纸,没想到竟能在这乱世中派上用场。

    江若湄走过来,递上一本新的账簿:“殿下,这是兵器坊的材料账,粟特商队说下次还会带些黄铜来,能用来造弩机的零件。

    ” 李倓接过账簿,目光投向灵武城的方向——城楼上的龙旗迎风招展,临时兵器坊的打铁声与远处士兵的操练声交织,声震四野。

    他知道,这座小小的兵器坊,是改良军械的起点,只要有这些能工巧匠在,有源源不断的军械支撑,很快他们就能打回长安,收复两京。

     夜色渐深,兵器坊的锻炉还亮着光,赵三郎和林老栓仍在琢磨如何改进弩箭。

    李倓离开时,听见林老栓对赵三郎说:“俺这辈子造了无数弩箭,就属这次的最称心。

    跟着殿下,俺们总算能为大唐做点实事了。

    ” 李倓脚步顿了顿,嘴角浮起一丝浅笑。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军械要改良,更多的人才要发掘。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大唐中兴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反击皇宫 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北洋钢铁军魂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穿越大夏秀诗词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武侠:躺平就变强,见证整个江湖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穿越之边疆崛起 奋斗在激情岁月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六州风云季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执政官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少年歌行之锁山河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 大明第一权术 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 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 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 渺尘(1v1) 外卖侠闯大周 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北洋钢铁军魂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倚天屠龙纪晓芙 袖里霜华1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大唐剑圣录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