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盐池信笺阻贪腐(2/3)
每月至少少报了五千石盐。
”
崔嵩额角渗出冷汗,强辩道:“这……这是临时新开的盐畦,还没来得及入账。
”
“那仓储账呢?”江若湄忽而发问,将一份出库单拍在案上,“上月你说损耗了三千石盐,可灵武军库的盐引发放记录显示,你足足调走了八千石,剩下的五千石去哪了?”
王元宝走到盐仓前,推开沉重的木门,里面的盐山比账册记录的足足矮了半截。
他抓起一把盐,置于鼻尖轻嗅,复以指尖捻碎:“这是上月的新盐,色泽青白,绝非陈年旧盐。
崔使君,你这损耗怕是损耗到自己口袋里了吧?”
崔嵩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殿下饶命!是属下一时糊涂,挪用了五千石盐,换成铜钱藏在私宅,这就派人悉数送回!”
李倓盯着他,语气冰冷:“只挪用了五千石?王翁,按你估算,这盐池每月应产多少盐?”
“至少三万石。
”王元宝沉声道,“崔使君报的两万一千石,足足少报了三成。
若按每石盐价三十文算,三个月便少了八万一千缗,这还没算他私卖的盐。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崔嵩浑身颤抖,不住磕头:“是八万一千缗!都在私宅地窖里,属下这就退赃,求殿下饶属下一命!”
李倓示意周俊带人前去查抄,旋即转身对王元宝笑道:“多谢王翁仗义相助,否则这盐池的猫腻还真难查清。
”
王元宝叹了口气,拉着李倓走到僻静处,压低声音道:“殿下,老夫说实话吧,崔嵩敢这么做,是仗着贺兰进明的势力。
上月贺兰进明派人来找我,说只要我支持他,待他掌控朔方盐务后,便许我解池的永久经营权,还说要效仿刘晏盐法,让我垄断朔方盐销。
”
李倓心中一凛,贺兰进明先是私铸伪币,如今又觊觎盐池,显然是想掌控灵武的经济命脉。
他握紧拳头,沉声道:“王翁可知他为何如此急于掌控盐务?”
“还不是为了军饷。
”王元宝撇撇嘴,“他在河西招兵买马,粮草军饷都缺,若得了盐池经营权,便能像当年的刘晏一样,通过盐利充实军备。
只是他太急功近利,竟让崔嵩用这么拙劣的手段侵吞抵押款,真是自寻死路。
”
江若湄在一旁默默记录,忽然抬头道:“殿下,崔嵩的账册混乱不堪,既无盐丁签字确认,也无监场官核批,这才让他有机可乘。
我想借此机会完善《盐池账籍法》,规定盐场实行‘产量三核制’:盐丁按灶报数,监场官每日核查,盐铁使每月汇总,每一笔出入库都要有三方签字,抵押款单独设专户管理,由互市司与盐铁使共同监管。
”
李倓眼前一亮:“此计甚好!有了完善的账籍法,便能从根本上杜绝贪腐。
江主簿,此事就交由你负责,所需人手尽管调配。
”
王元宝亦赞道:“江主簿此法甚为周全!昔日刘晏主理盐务,全赖严谨之账籍制度,方能杜绝贪腐之弊,奈何其后制度松弛,致使贪官有机可乘。
若《盐池账籍法》得以推行,老夫愿捐三千缗,为各盐场添置账册与算盘。
”
当日傍晚,崔嵩的赃款悉数被查抄入库,共计八万一千缗铜钱与两千石盐。
江若湄与吏员连夜修订《盐池账籍法》,详细规定了盐籍管理、产量核查、款项监管等细则,甚至包括了盐卤浓度的测量标准与盐丁的考勤制度,这些措施为唐朝的经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河西节度使府,贺兰进明正对着密报大发雷霆,茶盏被狠狠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
“李倓小儿!竟敢坏我的好事!”他指着送信的亲信,语气狠厉,“崔嵩那个废物,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把我牵扯进去!”
亲信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将军,崔嵩已被李倓关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