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失控的意识波与暗涌的危机(3/3)
价值目标,会先启动“近距离潜伏侦查”,再等待母星派来的“区域巡航舰队”(舰队以0.3倍光速航行,从最近的殖民点到这里需12年)。
就在星衍的意识波带着能量涟漪扩散到0.2光年时,探测器的被动接收系统突然捕捉到异常信号——那道意识波里,不仅有“智慧生命意识”的特征,还带着噬星族熟悉的“能量代偿波动频率”,像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了“同类标记”。
金属外壳下的机械臂缓缓展开,镜头对准意识波来源的方向,经过30分钟的坐标校准,淡蓝色星球的轮廓出现在屏幕上,旁边自动标注:“未知文明星球,掌握初级意识传送技术(含能量代偿特征),存在高纯度星核能量源,威胁等级:低,优先级:高”。
探测器没有启动主动探测,只是悄悄调整轨道,绕到另一颗更大的小行星背后,将自身信号伪装成“小行星碎片辐射”。
它的核心程序里,“能量代偿”是噬星族意识传送的标志性技术,这颗蓝色星球能掌握这项技术,要么是“潜在盟友”,要么是“需要优先掠夺的技术载体”——无论哪种,都值得它潜伏下来,收集更多数据。
能源舱里仅存的半块星核能量晶,足够支撑15年,完全能等到巡航舰队到来。
而训练舱里,没人察觉到这场“近在咫尺”的危机。
润强没收了星衍的参数修改权限,只给了他“查看训练数据”的权限,还叮嘱都鲁调派2名技术人员,24小时监控训练舱的能量波动;林悦则拿着星讯盘,和医生讨论如何给志愿者做“意识修复训练”,想着把“地球记忆碎片”转化为训练素材,既安全又能帮志愿者熟悉地球文化;星衍虽然被批评了,却没放弃“突破100万人阈值”的想法,他把偷偷记录的“能量代偿数据”存在私人光脑里,藏在连帽衫的内侧口袋里——他觉得只要找到“能量与意识的平衡临界点”,就能在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实现稳定传送,到时候总能让润强和林悦认可他的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星核食堂里飘着星藻粥的清香。
都鲁端着餐盘走过来,餐盘里放着三个刚烤好的星虾丸,还冒着淡淡的热气。
“反物质武器啥时候试射?”都鲁把星虾丸推给星衍,笑着问润强,“长老昨天还问起呢,说要是能早点出样机,就能在柯伊伯带的小行星群里建防御工事了,到时候咱们也能有点‘硬底气’。
”
润强刚要回答“大概两周后能试射”,星衍突然凑过来,眼睛亮闪闪的:“都鲁叔,训练舱的星迹模拟系统能不能升级下?我想加‘能量波动干扰模拟’模块,这样志愿者练意识同步时,能提前适应能量代偿带来的波动,以后真要用到这个技术,也不容易出问题。
”
都鲁没多想就答应了:“行啊,下午我就让技术队来弄,顺便把反物质武器的能量波动数据也导进去,让模拟更真实。
”他没注意到,星衍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有了这个模块,他就能偷偷测试“不同能量代偿系数下的意识稳定性”,离突破“100万人阈值”又近了一步。
没人知道,0.15光年外的小行星背后,噬星族探测器的镜头正对准训练舱的方向,屏幕上跳动着“意识波动频率:1.2Hz、能量代偿系数:1.2”的记录,甚至开始解析训练舱的星迹模拟信号;更没人知道,12年后,一支满载掠夺设备的噬星族巡航舰队,正朝着这个“掌握噬星族核心技术雏形”的蓝色星球缓缓驶来。
星衍昨晚的“冒险尝试”,没有引发即时危机,却像在柯伊伯带里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忽略了“能量代偿”是噬星族的标志性技术,这道泄露的意识波,不仅让噬星族第一次锁定了这颗隐藏的星球,更让蓝色星球的“60年准备时间”(引力时差换算),悄悄缩短了12年。
而此刻的训练舱里,星衍还在盯着全息投影里的米粒,盘算着下次测试的能量代偿系数,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基于“误差成功”的灵感,已为这颗星球的未来,埋下了一个沉默的威胁。
阳光透过透明穹顶洒在训练舱的地板上,星民志愿者们的笑声与意识同步的嗡鸣声交织在一起,看似平静的日常里,一场跨越12年的危机,已在柯伊伯带的小行星背后,悄然拉开了序幕。
喜欢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请大家收藏:()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