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糖衣炮弹和致命一击(2/3)
老师傅,激动得老泪纵横!他们看着那个站在机器旁,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微笑的年轻人,眼神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敬佩,而是一种近乎于宗教狂热的、对“神”的顶礼膜拜!
原料封锁的阴霾,被这一声清脆的“啪嗒”声,彻底击碎!
工厂的生产线,再次全面开动!
然而,就在未来电器厂的工人们沉浸在失而复得的喜悦之中,准备大干一场,将第一批完整的电风扇组装下线时,一场更加凶险的、来自更高层面的风暴,却已悄然降临。
这天下午,一辆在当时极为罕见的、黑色的“上海”牌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未来电器厂那破旧的大门口。
车上下来两个穿着笔挺中山装、表情严肃、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
他们径直走进厂区,无视了所有人的问询,直接亮出了一本暗红色的、烫金封皮的证件。
证件上,“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几个大字,像烙铁一样,狠狠地烫在了每一个看到它的人的眼球上!
省纪委?!
整个工厂瞬间被一股无形的、冰冷的低气压所笼罩。
工人们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刚刚燃起的生产热情,被这三个字,浇得透心凉。
“谁是杜建邦?”为首的中年男人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在车间指挥生产的杜建邦闻讯赶来,他看着对方证件上的名头,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来了。
他知道,那些被他踩在脚下的失败者,绝不会善罢甘休。
明着斗不过,就来暗的。
这封不知道由多少人联名写就的匿名举报信,就是他们最后的、也是最恶毒的反扑。
“我就是。
”杜建邦的表情,依旧平静。
“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有一些问题,需要你配合调查。
”中年男人收回证件,语气冰冷,公事公办,“找个安静的地方吧。
”
杜建邦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房门没有关,几十个胆大的工人,全都挤在门外,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担忧。
审查人员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淬了毒的刀子,直插杜建邦的要害。
“杜建邦,根据举报信反映,你以一个返城青年的身份,在短时间内,不明不白地拿出一大笔巨款,买下了这家工厂。
请你解释一下,你的资金来源!”
“你举办的那个所谓的‘时装秀’,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奢靡腐朽思想,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你对此作何解释?”
“你通过不正当竞争手段,恶意打压同行,扰乱我市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涉嫌投机倒把,牟取暴利!这些问题,你是否承认?”
一个个大帽子,一顶比一顶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门外的工人们听得心惊肉跳,手心里全是冷汗。
他们刚刚才看到希望,难道他们的厂长,就要被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给打倒了吗?
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杜建邦,却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
他甚至还有闲心,给两位表情严肃的审查人员,倒了两杯热茶。
然后,在对方锐利的注视下,他不慌不忙地,拉开了自己办公桌的抽屉。
“两位同志,你们辛苦了。
你们的疑问,很正常。
对于群众的监督,我个人表示理解和欢迎。
”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从容,仿佛在谈论天气。
“关于你们刚才提到的几个问题,我想,这些东西,或许能给出答案。
”
“啪!”
一本装帧精美的文件夹,被他轻轻放在了桌上。
他打开文件夹,将里面的文件,一样一样地,缓缓地,铺在了两位审查人员的面前。
“第一,关于我的资金来源。
”他抽出了一份经过香港律师事务所和内地公证处双重认证的法律文书影印件,推了过去。
“这是‘杜氏家族海外信托基金’的相关法律文件。
如各位所见,我是我祖父设立的这项基金的唯一合法继承人。
我的家族,在解放前,于海外薄有资产。
如今,我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号召,将部分海外资金调回国内,投资建厂,支持家乡建设,何错之有?”
两位审查人员的瞳孔,猛地一缩!他们拿起那份全英文、附带中文翻译的文书,看着上面那一个个复杂的法律条款和不容置疑的公章,眼神中的锐利,瞬间消退了大半。
“啪!”
杜建邦又拿出了一份文件。
“第二,关于我的身份。
”他将一份盖着江城市政府鲜红大印的证书,推了过去。
“这是市政府亲自为我们工厂颁发的《侨资企业认定书》。
我,杜建邦,以及我的未来电器厂,是市里面重点扶持和保护的爱国侨资企业。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位审查人员的脸色,开始变得有些尴尬。
“啪!”
第三份文件。
“这是市招商局下发的红头文件,未来电器厂,被列为‘江城市83年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享受一切政策优待。
”
审查人员的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
“啪!”
第四份文件。
“最后,关于所谓的‘投机倒把’。
这是我们厂上一个季度的所有账目,以及税务局出具的完税证明。
我们工厂的每一分利润,都清清楚楚,每一分税款,都足额上缴。
我们是为国家创造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