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时代的风口(2/3)
克了几十个技术难关,自主研发出来的!它的外壳,是我们把一堆报废的机器,修修补补,重新变废为宝,自己生产出来的!”
他没有谈论自己赚了多少钱,没有炫耀自己那神乎其技的手段,更没有提及自己那堪称史诗的全国布局。
他只是在用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讲述着一个关于“希望”、“尊严”和“奋斗”的故事。
他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自己的工人和脚下这片土地。
他将自己的成功,完美地诠释为“响应国家改革的伟大号召”、“发挥集体智慧的伟大胜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却又无比谦逊、踏实肯干的、完美的青年改革先锋!
那番话,说得在场的工人们,一个个热泪盈眶,胸膛挺得更高了!
那番话,也说得那位见多识广的女记者,和扛着摄像机的师傅,眼神里,流露出由衷的、真正的敬佩!
当晚七点半,省新闻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了这期长达十分钟的专题报道——《一个年轻厂长的改革之路》。
电视画面里,那个穿着西装扎领带的年轻人,站在简陋却整洁的车间里,侃侃而谈。
他的身后,是工人们一张张质朴而骄傲的脸庞,是一台台飞速运转的机器。
“未来电器”和“杜建邦”这几个字,伴随着那句“把尊严和希望还给工人”,像一颗精神原子弹,在一夜之间,响彻了全省的千家万户!
第二天一早,未来电器厂那部老旧的、总共就只有一部的摇把子电话,就彻底疯了!
电话铃声,从上班的第一分钟开始,就再也没有停歇过!
“喂?!是未来电器厂吗?!我是省百货公司的!你们的电风扇,我们全要了!先给我们发一千台!”
“我们地区供销社!我们出更高的价钱!两千台!我们现在就派车去拉!”
“我是市五交化站的采购科长!杜厂长在吗?我要见杜厂长!我们签年度采购合同!你们有多少,我们包销多少!”
来自全省各地的供销社、百货公司、五交化站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通过电话线,疯狂地涌了进来!
负责接电话的会计,手里的笔抖得几乎写不了字,她看着订单本上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感觉自己随时都会因为幸福而昏厥过去。
张工更是抱着电话机,又哭又笑,像个疯子。
“厂长!发了!我们发了啊!!”
工厂门口,更是上演了八十年代最疯狂的一幕。
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的“倒爷”们,开着卡车,骑着摩托,从四面八方涌来,将工厂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他们手里攥着一沓沓崭新的、散发着油墨香气的“大团结”,为了从会计手里抢到一张优先提货的单子,甚至不惜大打出手,场面一度混乱到需要派出所派人来维持秩序。
一个月的疯狂生产之后,财务结算的日子,到了。
当会计用颤抖的双手,将最终的利润总额,写在一张红纸上,贴在公告栏时,整个工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死死地盯着那个数字,那个后面跟着一长串零的、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人感到窒息的天文数字!
杜建邦,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正式地,无可争议地,成为了江城市有史以来,最年轻,也是最神秘的……“十万元户”!
不,甚至是几十万,上百万!
而这场由他亲手掀起的风暴,其最高潮的顶点,在半个月后,江城市政府召开的“年度优秀青年企业家表彰大会”上,轰然降临!
市政府大礼堂,灯火通明,红毯铺地。
台下,坐着的是全市各行各业的头头脑脑。
台上,并肩站着的是本年度最风光的几位企业家。
他们无一不是各大国营厂的厂长,一个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挺着将军肚,手里夹着“中华”烟,彼此间谈笑风生,充满了成功人士的派头。
而在这群人格格不-入的人群中,却站着一个无比突兀的身影。
杜建邦。
他依旧穿着上电视的西装扎着领带,脚上是一双普通的黑皮鞋。
他安静地站在最边上,身姿挺拔,眼神平静,仿佛周围的一切喧嚣与浮华,都与他无关。
那种强烈的、无声的视觉反差,像一柄无形的重锤,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