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破妄(2/3)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半刻就是半小时!”他心里一紧,立刻往书架方向跑,“先搞‘陶渊明是唐朝诗人’这个,最容易证错!”
他对魏晋和唐代文学的划分很熟,很快就跑到“魏晋南北朝文学”区域,抽出一本线装的《陶渊明集》,书脊上的“东晋·陶渊明着”几个字格外清晰,他又翻到扉页后的《陶渊明生平考》,指着其中一段念道:“陶渊明生于东晋兴宁三年,卒于宋永初二年,而唐朝建立是在公元618年,比陶渊明去世晚了两百多年,怎么可能是唐朝诗人!”
他捧着《陶渊明集》跑到那个黑影面前,将书页对着黑影的紫光眼睛,书页突然亮起温暖的金光——这是正经典籍被真识激活后特有的“真识之光”,金光像一层薄纱,慢慢裹住黑影,黑影的墨雾身体瞬间透明了几分,手里的伪书模型也多了一道细微的裂痕,紫光眼睛里的银白光芒更明显了,像一颗小星星在闪。
“有用!金光能逼出碎片!”老墨眼睛一亮,也赶紧抓起一张飘到脚边的“‘草木皆兵’出自赤壁之战”的纸条,快步冲向“史书”区域的书架。
谢先生紧随其后,抽出一本《资治通鉴·晋纪》,翻到对应的篇章:“‘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是前秦苻坚对阵东晋时,见东晋军队严整,误将八公山上的草木当成士兵,并非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军对阵曹操,两者时代、交战双方都不同。
”
两人将书页同时对准黑影,金光交融在一起,黑影的身体剧烈晃动了一下,墨雾散了些,手里的伪书模型裂开一道大缝,银白光芒从裂缝里漏出来,落在地上,像细碎的银粉。
李砚也没闲着,他捡起一张写着“‘床前明月光’的‘床’是睡觉的床”的纸条,虽然不懂太多文学典故,却记得之前在破解六义谜题时,见过一本《唐诗宋词典故详解》,里面好像专门讲过“床”在古诗里的意思。
他快步跑到“诗词典故”区域的书架,从第三层抽出那本厚厚的《唐诗宋词典故详解》,书页已经有些泛黄,却保养得很好,他按照目录找到“床”字条目,翻到对应的页码,上面写着:“‘床’在古代有多义,其一为‘井栏’,又称‘井床’,古代村落多有井,井边常设栏,供人坐卧、洗衣,故有‘床前明月光’之景——若此处为睡床,室内空间狭小,难见‘举头望明月’的开阔视野,更无法‘低头思故乡’的悠远心境,与诗意相悖。
”
他捧着书,小心地避开地上的墨流,跑到对应的黑影面前,虽然动作有些笨拙,却还是将书页稳稳地对准黑影的紫光眼睛,金光瞬间笼罩黑影,黑影的墨雾身体开始变得稀薄,手里的伪书模型“啪”地一声碎成了两截,一团米粒大小的银白光芒从碎片里飘出来,悬在半空中——是一小片梦泡碎片!
“碎片!”老墨立刻伸手去接,指尖碰到碎片的瞬间,碎片像融化的雪花般融入他的手掌,他的脸色明显好了几分,之前因碎片丢失而有的疲惫感淡了些,“这是我丢失的第四块碎片,还有几块藏在其他黑影里!”
众人精神一振,破解的速度更快了——双马尾小女孩盯上了写着“‘洛阳纸贵’是因为洛阳的纸质量好”的黑影,奶奶则在一旁帮她找典籍。
奶奶从“典故考”区域抽出一本《太平广记》,翻到对应的条目:“‘洛阳纸贵’出自西晋,左思写了《三都赋》,文辞优美,洛阳人争相传抄,导致纸的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并非因为纸的质量好。
”
小女孩捧着书,踮起脚尖将书页对准黑影,金光虽然弱了些,却也让黑影的身体透明了,伪书模型上裂了缝,银白光芒闪了闪,“李砚哥哥,你看!我们也帮上忙啦!”
穿连帽卫衣的男生则对付写着“‘飞流直下三千尺’写的是黄果树瀑布”的黑影,他从“地理与文学”区域抽出一本《唐诗地理考》,翻到李白《望庐山瀑布》的解析页:“‘飞流直下三千尺’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诗题明确指向‘庐山’,庐山位于江西九江,而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安顺,两地相距千里,且李白生平未到过贵州,不可能写黄果树瀑布。
”
他将书页对准黑影,金光闪过,黑影的墨雾散了大半,伪书模型碎成了粉末,一团银白光芒飘出来,被老墨及时接住。
谢先生则负责破解写着“《满江红·写怀》作者肯定是岳飞”的黑影,他从“宋词研究”区域抽出一本《宋词作者考证》,翻到对应的篇章:“关于《满江红·写怀》的作者,传统观点认为是岳飞,但近代学者通过史料考证发现,此词最早见于明代中期文献,宋、元两代的文献中均无记载,且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位于宁夏,是西夏疆域,与岳飞抗金的主要战场(河南、湖北一带)不符,故作者存疑,目前学术界尚未定论,不能‘肯定’归为岳飞。
”
他将书页对着黑影,金光缓缓裹住黑影,黑影的墨雾慢慢消散,最后只剩下一团银白光芒,融入老墨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