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泡解(2/3)
.防御层:内外防护之盾
-核心作用:抵御外界危险,如浊雾侵蚀、梦兽撞击、流涡吸力,防御强度取决于防御层的雾介类型与厚度。
-常见类型:
-基础防御层:用淡蓝稳念雾介凝聚,厚度1-2毫米,可抵御低浓度浊雾与小型梦兽撞击。
-进阶防御层:用淡蓝+淡白融合雾介凝聚,厚度3-5毫米,可抵御中浓度浊雾与中型梦兽撞击,需梦者阶操控者才能制作;
-高阶防御层:用淡银界念+淡白清念融合雾介凝聚,厚度10-15毫米,可抵御高浓度浊雾与流涡吸力,仅界师阶及以上能制作。
-维护要点:防御层会随使用时间逐渐损耗,如抵御浊雾后会出现“灰斑”,需定期用同属性高纯度雾介修补;若出现破损孔洞,需先清除孔洞周围的污染雾介,再用雾介丝“编织修补”,不可直接覆盖,否则会导致污染扩散。
李砚之前用淡银雾介强化过梦泡的防御层,此刻观察发现,淡银雾介与淡蓝基础防御层形成了“双层结构”,表面光滑无灰斑,防御强度比初始时提升了至少三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尝试用指尖轻戳防御层,能感觉到明显的弹性与硬度,比单纯的淡蓝防御层结实太多。
二、梦泡的类型划分:按功能分六类,各有其用
典籍中根据梦泡的核心功能,将其分为六大类,每类都附了典型案例与适用场景,甚至标注了制作所需的雾介与梦核:
1.居住型梦泡:雾界之居所
-核心功能:提供安全的休息空间,隔绝外界浊雾与危险,梦界居民的“雾居”。
-制作要求:基础层用淡蓝稳念雾介(纯度≥92%),功能层嵌入青叶核(防御)、风铃核(预警)、暖念核(调节温度),防御层用淡蓝雾介(厚度2毫米)。
-适用场景:拾荒者野外休息、操控者长途旅行,需具备“便携性”(可收缩至手掌大小)与“快速展开”(30秒内展开成型)的特点。
-案例:“‘简易雾居’,基础层用85%纯度淡蓝雾介,功能层仅嵌藤叶核与铜铃核,防御层厚度1毫米,虽防御较弱,但制作成本低,适合日常居住,一枚黑碎核即可换一张基础制作图谱。
”
2.功能型梦泡:专项之工具
-核心功能:满足特定需求,如储物、疗愈、修炼、探路,常见类型有储物泡、疗愈泡、修炼泡、探测泡。
-制作要求:根据功能调整配置——储物泡基础层用淡银界念雾介(空间稳定性好),功能层嵌入储物核(扩大内部空间);疗愈泡基础层用淡绿生念雾介,功能层嵌入疗愈核、清念核(净化),防御层用淡绿+淡白融合雾介,移动泡需要加入各类型的移动核。
-适用场景:操控者储存碎核与物资(储物泡)、治疗伤口(疗愈泡)、提升修炼速度(修炼泡,注入“雾介加速凝聚”规则)。
-案例:“风清堂的‘高阶疗愈泡’,基础层用95%纯度淡绿雾介,功能层嵌入高阶疗愈核(淡绿+生念)、清念核(淡白+净化)、暖念核(淡粉+安抚),防御层用淡绿+淡白融合雾介(厚度5毫米),可同时治疗3名伤者,中浓度浊雾无法侵入,需梦师阶操控者才能制作。
”
3.防御型梦泡:安全之屏障
-核心功能:抵御大规模危险,如浊雾爆发、梦兽围攻、流涡冲击,如界石滩的“防御阵泡”、雾都的“城防泡”。
-制作要求:基础层用淡银界念雾介(纯度≥95%),功能层嵌入界石核(空间稳定)、清念核(净化)、压制核(削弱敌方),防御层用淡银+淡白融合雾介(厚度10毫米)。
-适用场景:大型据点防御(如界石滩、清雾堂)、团队遭遇兽群,需具备“大范围覆盖”(覆盖面积≥100平方米)与“高强度防御”(抵御中阶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