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郡府博弈与暗线(1/3)
林越带着赵衡和两名身强力壮的联防队员,翻身跃上商会后院的枣红马。
马蹄踏碎官道上凝结的晨霜,发出“嗒嗒”的脆响,一路朝着云漠郡府的方向疾驰。
他攥着缰绳的手始终紧绷,指节泛白——通商署的账簿里不仅记着黑石镇全镇商户的税银缴纳明细,还藏着与楚州布商、盐商敲定的季度供货合约,一旦被周虎和背后的人找出半点“疏漏”,郡府就能名正言顺地接管商路,甚至撤销他这个“商路盟主”的身份,到时候全镇商户半年的心血都要付诸东流。
两时辰后,郡府那座朱红大门终于出现在视野里。
门楼上“云漠郡府”四个鎏金大字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门前两尊汉白玉石狮子怒目圆睁,透着一股威严。
守门的门房穿着青色差役服,斜倚在门边嗑着瓜子,见林越一行人穿着粗布长衫,胯下的马也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当即耷拉下脸,挥挥手道:“去去去,郡守大人正在前厅会客,闲杂商户不许靠近。
”
赵衡立刻翻身下马,从怀中掏出那块刻着“商路护卫”的桃木令牌,递到门房面前,声音沉了几分:“这是黑石镇商路盟主林越,特来拜见郡守大人,有关于税银的要事相商,耽误了你担待得起?”门房捏着令牌翻来覆去看了两眼,眼神里依旧带着轻视,却也不敢真的阻拦,只撇着嘴道:“等着,我去通报一声,能不能见就看大人的意思。
”
几人在寒风里站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正当林越忍不住要上前追问时,一道熟悉的声音从侧门传来:“林盟主何必跟这等下人置气,随我来吧。
”转头看去,来人正是郡府的功曹参军周文彬。
他穿着一身藏青色官袍,袖口沾着些许墨渍,显然是刚从文书堆里抽身出来。
周文彬是去年黑石镇商路初通时,郡府派来的联络官,先前几次商税核算都还算公正,林越对他颇有几分信任。
周文彬引着几人绕过后院的月亮门,踩着青石板路往书房走,一边走一边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盟主,你可算来了!郡守大人今早刚接了刺史府送来的文书,正为北边战事的军需缺口烦着呢。
周虎那厮就是仗着他远房表舅王修是郡守的幕僚,才敢在黑石镇横行霸道,你等会儿见了郡守,可别硬碰硬。
”
穿过两道垂花门,终于到了郡守书房。
门帘被小厮掀开,一股浓郁的檀香扑面而来,混杂着陈旧书卷的气息。
郡守李嵩穿着一身绯色官袍,端坐在正中的梨花木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盏紫砂茶盏,目光落在茶盏里漂浮的茶叶上,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直到林越一行人躬身行礼,他才慢悠悠地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开口的声音透着官威:“林盟主不在黑石镇管你的商户,跑到郡府来做什么?莫非是嫌商路太清闲,想来管管郡府的事?”
林越挺直脊背,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大人误会了。
属下今日前来,是为周虎在黑石镇擅自加征‘繁荣税’一事。
他不仅强行向摊贩增收赋税,还带人封了通商署的账簿,此举不合《大靖律》,也寒了商户的心,还请大人为民做主。
”
“不合律法?”李嵩“啪”地一声将茶盏重重放在桌案上,青瓷茶盖与盏身碰撞,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猛地站起身,指着林越的鼻子,语气陡然严厉起来,“黑石镇靠着商路赚得盆满钵满,多缴些税银支援郡府建设,难道不该?如今北边战事吃紧,将士们在前线流血,你们在后方享太平,缴点税还推三阻四?周虎是按郡府的规矩办事,何来擅自一说!”
林越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叠得整齐的桑皮纸,上前一步递到桌案上:“大人息怒,这是近半年黑石镇通商署的税银缴纳凭证,每月初一准时上缴郡府国库,分文不少,且均按《大靖律》中‘商税三十取一’的规制缴纳,每一笔都有国库官吏的签收记录,大人可随时查验。
至于‘繁荣税’,属下翻遍律法典籍,从未见此税种,周虎此举,分明是违法乱纪。
”
站在李嵩身后的王修突然上前一步,他穿着一身灰色长衫,脸上堆着假笑,语气却带着几分刻薄:“林盟主这话就偏颇了。
郡府养着百余兵丁维护治安,每年还要修缮几十里官道,哪样不要银钱?如今刺史大人下了令,要各郡凑齐十万两军需银,郡守大人也是迫不得已。
借‘繁荣税’之名多征些银钱,也是为了支援前线,难道林盟主想抗旨不成?”
林越转头看向王修,眼神冷得像冰:“王幕僚这话差矣。
军需银自有朝廷按州郡人口、赋税额度统一调拨,若借‘军需’之名横征暴敛,逼得商户罢市、商路停滞,届时黑石镇连原本的税银都缴不上,郡府的损失只会更大。
再者,《大靖律·户律篇》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