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青萍之末(1/3)
心定之后,世界仿佛也随之清晰、沉静下来。
我不再像初入漩涡时那般,带着学生气的敏锐和急于被认可的焦灼,也不再因赵志明那点不上台面的手段或处里微妙的气氛而心绪不宁。
我的目光越过这方寸之间的办公室政治,开始真正尝试去理解汉东这盘大棋的脉络。
宋秘书长交给我的任务渐渐有了分量,一些下面地市报上来的综合性材料,会先经我手初步梳理,提炼核心。
我知道,这是信任,更是锤炼。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我正埋头处理一批群众来信,其中一封厚厚的、来自青州市的匿名举报信引起了我的注意。
信的内容直指青州市下辖的清河县,反映该县在引进一个号称“高科技、无污染”的电子元器件项目——“光华科技”过程中,存在违规征地、补偿标准过低,且当地环保部门的环评报告疑似被篡改,可能掩盖了项目真实的污染风险。
信中还夹了几张照片,是村民聚集在县政府前的模糊画面,以及一条流经项目选址地附近、颜色明显异常的小河。
清河县……我印象中,那里是汉东重要的生态涵养区之一,陈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果举报信内容属实,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基层纠纷,更是对省里大政方针的阳奉阴违。
我按照程序,将这封信做了摘要,标注“涉及环保、征地,疑点较多”,准备附上原件呈送宋秘书长阅处。
这类信件通常会被批转地方核查,但鉴于问题的敏感性和潜在风险,我特意在摘要中强调了“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与省里生态政策精神不符”。
刚处理完这封信,处里通知临时召开一个短会。
原来是京城某部委来了一个调研组,由一位司长带队,下来了解汉东在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协同方面的经验和挑战。
省委这边需要安排一位熟悉情况的同志全程陪同、协调。
这种差事,说重要也重要,能接触上层信息;说麻烦也麻烦,伺候不好京城大员,容易落埋怨。
宋秘书长目光在处里几个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我身上:“林别,你手头的工作先放一放,这几天你全程跟着调研组的沈墨处长,务必服务周到,有情况及时汇报。
”
沈墨?一个陌生的名字。
看宋秘书长的态度,这位沈处长似乎有些不一般。
“是,秘书长。
”我平静领命。
赵志明在一旁,嘴角撇了撇,没说什么,但那眼神分明在说“这苦差事,也就你这愣头青合适”。
第二天一早,我提前赶到调研组下榻的省委招待所等候。
一辆黑色的京牌奥迪A6L准时驶来,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省发改委的一位副主任,随后,一位年轻女子弯腰下车。
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职业套裙,身姿挺拔,气质清冷。
年纪看起来不过二十五六岁,肌肤白皙,五官极为精致,尤其是一双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却沉稳得不像这个年纪的人,带着一种置身事外的冷静审视。
她一下车,目光便淡淡地扫过周围,最后落在我身上。
“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