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星海潜行(3/3)
……其他指挥官都是先从这里开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洋的语气依旧平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基本操作是‘执行层’的问题,可以通过练习快速掌握。
但战略层面的‘规则层’和‘数据层’,是制定任何长期、可持续发展方略的基础。
不了解底层逻辑和经济模型,所有的战术行为都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麻烦你了,引导程序,这些数据对我很重要。
”
“……好吧。
”“星海”似乎被这种前所未见的、“IT项目经理”兼“战略分析师”式的思维方式给彻底镇住了,它那由数据构成的核心都产生了一丝紊乱。
它乖乖地(甚至带点委屈?)调出了通常只有GM(游戏管理员)才能看到的大量后台数据面板和复杂公式。
高洋的目光瞬间如同最精准的扫描仪,聚焦在那些滚动的数据和图表上,大脑如同超频的超级计算机,开始飞快地记忆、分析和交叉比对。
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这个虚拟世界的“源代码”。
当唐龙还在为自己的两个机器人教官(也在游戏中创建了角色)向他敬礼,并称呼他“长官”而暗自爽快,并琢磨着如何让另外三个不听话的教官也在游戏里对他“俯首称臣”时,高洋已经利用这宝贵的“新手引导”时间,初步规划好了自己在这个浩瀚星海中的发展路线图:
1.绝对低调开局(隐藏信息,降低存在感):绝不显露任何与唐龙、23团或机器人教官相关的ID特征、言论或行为模式。
他选择了一个毫不起眼、甚至有点刻意平庸的ID:“隐士”,并随机生成了一个最大众化的虚拟形象。
2.资源原始积累优先(夯实经济基础):初期绝对避免卷入任何形式的大规模玩家冲突或区域争端。
专注于系统发布的低风险运输、勘探、资源采集任务,以及利用刚刚分析出的、不同星域间NPC空间站的微小物价差,进行最基础的星际贸易,像只勤劳的工蜂,默默积累初始的信用点和资源储备。
3.不对称技术路线探索(扬长避短):深入研究刚刚记下的科技树,寻找并优先解锁那些适合“猥琐发育”、非对称作战的舰船配置、装备和战术。
例如:增强隐身能力的涂装与静默航行模块、电子战干扰设备、超远距离狙击型武器、高速侦察艇科技等。
正面硬刚不是他的风格,他要做星空中的“幽灵”和“刺客”。
4.构建信息网络(掌握制信息权):利用游戏内置的区域通讯、论坛以及刚刚了解到的玩家情报交易系统,像一只潜伏在阴影中的蜘蛛,开始默默地编织自己的信息网络。
他尤其关注那些ID中带着“23”前缀或后缀的、行为模式略显僵化或过于规律的玩家,这些大概率是唐龙和教官们的马甲。
同时,他也开始记录各大玩家势力、着名军团、资源富集区、交通要道以及危险区域的动态。
或许是“星海”暗中做了手脚,或许纯粹是运气,高洋的“隐士”角色,被系统随机分配到了一个远离唐龙和教官们初始星域的、处于帝国边缘的、毫不起眼的新手区。
这正合他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发育期就被动卷入主角那注定波澜壮阔、麻烦不断、吸引无数目光的“主线剧情”。
当唐龙率领着由两个“听话”的教官NPC组成的、堪称可怜的微型舰队,嗷嗷叫地准备去找另外三个“敌对”教官的麻烦,开启他轰轰烈烈的“游戏内复仇”时,高洋的“隐士”,正驾驶着那艘可怜的、经过初步改装提升了航行效率的C级运输船,在一个偏远的、只有几个自动采矿站和一个小型贸易哨站的矿产星系,慢悠悠地接着系统发布的、报酬低廉但安全的矿石运输任务。
他一边操控着飞船进行亚光速巡航,一边在自制的电子星图上,细致地标记着沿途每一个星门的精确坐标、跳跃消耗,记录着不同星系的特产资源分布、NPC空间站的物价波动规律,以及偶尔观察到的、其他玩家舰船的型号与动向。
“元帅有元帅的征途,要直面星辰大海,用炮火书写传奇;咸鱼有咸鱼的活法,在数据的海洋里潜行,用信息差积累资本。
”高洋看着面前逐渐完善的、属于他自己的“商业秘密星图”,给自己定下了在《战争》游戏里的第一个务实的小目标:“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在不引起任何大型势力或玩家注意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赚到游戏内的第一桶金(十万信用点),并初步建立起一个覆盖至少三个相邻星域的、高效的小型情报采集与交换网络。
”
他的嘴角,在虚拟头盔的遮掩下,再次露出了那标志性的、属于老六的、深藏功与名的微笑。
唐龙在明,吸引火力,创造奇迹;他在暗,积累资源,编织网络。
这场席卷整个虚拟宇宙的《战争》游戏,因为高洋这个“异数”的加入,其潜在的走向,似乎正朝着某个更加复杂、更加有趣的方向,悄然滑去。
星空之下,两条截然不同的轨迹,已然铺开。
喜欢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请大家收藏:()小兵传奇之苟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