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九原屯田策(2/3)
暗中圈占,或者早有贫民靠采摘渔猎为生。
官府突然划走,岂不是断了人家生路?这举动肯定会招来怨恨,有损府君清誉!其三,所谓代田古法,虚无缥缈,能不能适应我五原的水土,还不好说。
要是耗费大量钱粮人力,最后失败,岂不是雪上加霜?望府君三思!”
这一连串的“规制”“民利”“风险”,像几盆冷水,把张羌刚燃起的热情又浇灭了,他脸上露出迟疑之色。
王昶说的,并非全无道理,尤其是在这官场上,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出错就是功。
吕布心中冷笑,知道王昶阻挠,绝非全然出于公心。
军屯若成,粮草自足,他这掌握兵权的骑都尉地位将更稳固,会打破郡内原有的权力平衡,这是王昶等文官系统不愿看到的。
而且屯田涉及的土地、物资、人力管理,都是油水丰厚的地方,他们哪肯轻易让出?
他正想再次据理力争,目光不经意扫过堂外廊下。
一群刚被郡府收容、等待安置的流民蜷缩在寒风中,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绝望。
其中一人却不太一样。
那是个青年,二十上下,身材不算高大,却异常精悍结实,像一头绷紧的猎豹。
他也穿着破旧的麻布衣,脸上带着污垢,但背脊挺得笔直,不像旁人那样佝偻。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低垂着,偶尔飞快地抬起扫视四周,目光机敏警惕,没有丝毫麻木,透着一种野性的力量。
他独自靠在廊柱阴影下,与周围死气沉沉的流民格格不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吕布心中一动,想起细纲中提到的“流民中有一沉默寡言的青年,名魏续”。
这人的气质,绝非普通流民。
这时,那青年似乎察觉到吕布的注视,猛地抬头,目光与吕布在空中相遇。
那是一双充满戒备和审视的眼睛,但没有恶意。
只是一瞬,他便迅速低头,重新隐藏在阴影中,仿佛从未存在过。
吕布收回目光,心中有了计较。
他转向仍在犹豫的张羌,不再与王昶纠缠细节,而是说:“府君,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坐等饿死,或者冒险一搏,道理很明显。
我愿立军令状!请府君划拨城南荒地、俘获牛羊百头、流民百人,给我便宜行事的权力。
三个月内,要是不能初见成效,我自当上书请罪,并辞去骑都尉之职!”
他以官职前程为赌注,将了王昶一军,也把压力全抛给了张羌。
张羌看着吕布坚定的目光,又想起仓廪中那点可怜的存粮,最终咬了咬牙:“也罢!就依奉先所请!不过这事关系重大,务必谨慎,所需钱粮人力,都得报备郡丞府核准支用。
”他终究还是留了个尾巴,把部分审核权留给了王昶,以求平衡。
王昶脸色铁青,却也无法再明着反对,只得冷哼一声,拂袖不语。
议事结束。
吕布走出郡守府,深吸一口空气,冷意直钻鼻腔。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王昶绝不会轻易让他顺利推行屯田。
而那个混在流民中的青年魏续,或许会是个意外的收获。
他吩咐亲兵:“去查查今日府外那群流民中,靠在廊柱下的精壮青年,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
”
次日清晨,吕布正在校场检视士卒操练,亲兵匆匆来报。
“都尉,查清了。
那青年叫魏续,并州本地人,原是农户,因鲜卑侵扰,家园被毁,才沦为流民。
”
吕布点点头,目光依旧盯着校场上挥汗如雨的士卒,心中却思索着魏续的事。
一个有胆气、有警惕性的青年,或许能在屯田之事上发挥大作用。
午后,吕布带着几名亲兵,来到流民安置点。
这里弥漫着一股腐臭和绝望的气息,流民们或躺或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