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潜龙渡江悄无声 磨刀霍霍向敌营(3/3)
作战室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在脑海里反复推演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终,司令员站了起来,他走到地图前,看了很久。
他没有完全同意李云龙的计划,也没有完全否定。
他做出了一个更加周密,也更加谨慎的决定。
“第一仗,先打伪军。
”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40军,在温井地区,给我设伏,务必要把冒进的伪军第六师,给我一口吃掉!39军,向云山开进,监视伪军第一师和美军骑一师。
如果骑一师敢动,就按照李云龙的方案,给我狠狠地打!”
这个命令,既保证了首战的胜利,又为后续的大战,埋下了伏笔。
十月十八日,星期三。
夜幕降临。
鸭绿江两岸,数十万大军已经整装待发。
所有的车辆都熄灭了灯火,所有的士兵都用布条缠住了水壶、饭盒等容易发出声响的物件。
一条条横跨江面的浮桥,已经在工兵部队的奋战下,悄然架设完毕。
李云龙站在安东的江边指挥所里,用望远镜看着对岸那片沉沉的黑暗。
他的心,也随着那奔腾的江水,在激荡。
他知道,历史的洪流,即将从这里,转向一个新的方向。
十月十九日,星期四。
晚上七点整。
三颗红色的信号弹,从志愿军总指挥部上空腾空而起。
这是渡江的命令!
霎时间,鸭绿江北岸,无数条黑色的巨龙,开始向着江面蠕动。
38军、39军、40军……一支支英雄的部队,在军旗的无声指引下,踏上了浮桥。
没有口号,没有歌声,只有整齐而又沉闷的脚步声,汇成一股撼天动地的力量。
战士们的脸上,是年轻人奔赴理想时的那种特有的庄严和神圣。
他们的身后,是刚刚获得和平的祖国。
他们的面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敌人。
李云龙就站在桥头。
他看着一张张从他面前走过的,坚毅而又年轻的脸。
他想记住他们每一个人。
风很大,吹得他身上的大衣猎猎作响。
他没有说话,只是对着每一个走过的士兵,默默地敬礼。
就在志愿军主力部队秘密渡江的同时,一个坏消息传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首都,平壤,于当日陷落。
美军的星条旗和南朝鲜的太极旗,插在了大同江畔的建筑上。
消息传来,指挥部里一片压抑。
李云龙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放下了望远镜,转身对身边的参谋们说:“一座空城而已。
丢了就丢了。
只要我们这支军队还在,只要我们的人还在,别说一个平壤,就是整个朝鲜都丢了,我们也能给他夺回来!告诉部队,不要理会这些,按原计划,继续前进!”
十月二十日,星期五。
志愿军的几十万大军,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朝鲜境内。
他们严格遵守着隐蔽纪律,白天,他们就地宿营,将自己和装备,完美地伪装在山林和村庄里。
到了夜晚,他们便化作一道道黑色的闪电,在崎岖的山路上飞速穿插。
联合国军的飞机,像一群群烦人的苍蝇,每天都在他们的头顶上盘旋。
但是,他们什么也没有发现。
在他们看来,朝鲜的北部,依旧是一片“真空地带”。
也就在这一天,那个给了志愿军最好战机的命令,从东京发出了。
麦克阿瑟正式下令,取消所有非朝鲜部队不得越过“三八线”以北的限制,命令所有部队,以最快的速度,向中朝边境全线推进。
“这个老疯子!他这是在催命啊!”李云龙看着电报,兴奋地一拍大腿。
“他把自己的部队,一字长蛇阵地摆在咱们的刀口上,这不是给咱们送人头吗?传我的命令给40军和39军,加快速度!一定要抢在敌人发觉之前,钻到他们的肚子里去!告诉战士们,再坚持一下!胜利,就在眼前!”
十月二十一日,星期六。
夜。
志愿军40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悄悄地抵达了温井以北的崇山峻岭之中。
战士们顾不上休息,立刻开始构筑伏击阵地。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在公路两侧的山上,挖好了散兵坑,架起了机枪。
一张捕捉“疯狗”的大网,已经悄然张开。
而在云山方向,39军的部队,也正像幽灵一样,向着预定阵地高速穿插。
李云龙此刻已经随着前线指挥所,渡过了鸭绿江,进入了朝鲜。
他站在一个无名高地上,用望远镜看着南方。
南方的夜空中,时不时地会亮起几道车灯的光柱,那是南朝鲜第六师的搜索部队,正在毫无戒备地,一步步走进死亡的陷阱。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来临前特有的、令人窒息的宁静。
山风吹过,松涛阵阵,仿佛是无数英灵在低语。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
他转身,对着身边的通讯兵,用一种压抑着巨大力量的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
“告诉40军,准备收网。
告诉39军,盯紧了美国人。
”
他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满天的星斗,轻轻地吐出了几个字:
“鱼儿,上钩了。
”
喜欢李云龙之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李云龙之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