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磨刀霍霍待战日 斗智斗勇破敌谋(3/3)
龙在内!立刻将自己身上的棉大衣、棉被,全部送到一线连队去!谁敢违抗,老子枪毙了他!”
命令一下,一场无声的“献衣”运动,在各级指挥部里迅速展开。
一件件对于干部们来说同样是御寒至宝的棉衣棉被,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了最前沿的阵地。
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四。
风雪稍停。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在无线电波中,激烈地展开了。
四十军的“声东击西”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他们派出了一个营的兵力,在距离主攻方向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次要渡口,故意暴露目标,大张旗鼓地进行“渡河准备”。
这个“假目标”很快就被敌人发现了。
敌人的炮火,立刻像雨点一样,倾泻到了那片区域。
同时,我方的技术侦察部门,也截获了敌人频繁的无线电通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发现中国军队主力,正在XX高地集结……”
“……请求空中火力支援!坐标……”
“……命令预备队,向XX渡口方向移动!”
李云龙和温玉成,坐镇在四十军的指挥部里,冷静地分析着截获的情报。
“鱼儿上钩了。
”温玉成指着地图上,那个被敌人炮火重点覆盖的区域,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敌人的注意力,已经被我们成功地吸引过去了。
”
“命令我们的‘假目标’部队,继续跟他们演戏!”李云龙说道,“动静搞得再大一点!但是,要注意隐蔽和伤亡。
告诉他们,他们多吸引一发炮弹,我们主攻部队的兄弟,就少一分危险!”
十二月二十二日,星期五。
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
所有的部队,都进入了最后的临战状态。
志愿军总部,发来了最后的作战命令,但最关键的“总攻发起时间”,却是一个谜。
命令上只说:等待最后的指令。
整个右翼集团,都笼罩在一种极度紧张的氛围之中。
战士们擦拭着自己的武器,检查着弹药,默默地等待着那一声令下。
李云龙召集了吴信泉和温玉成,以及他们手下所有的师一级指挥员,召开了最后一次作战协同会议。
“同志们!”李云龙站在地图前,目光如电,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箭,已经在弦上!多余的话,我不想多说!我只强调三点!第一,听指挥!总部的命令,就是天!让你们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谁敢提前一秒,或者延后一秒,军法从事!第二,协同!三十九军和四十军,是邻居,更是兄弟!上了战场,你们的阵地,不分彼此!谁的压力大,另一个就要主动支援!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有敢于牺牲的决心!这一仗,我们没有退路!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胜利,我们不惜一切代价!”
“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会议室里,响起了一片山呼海啸般的应答声。
十二月二十三日,星期六。
这是第三次战役发起前的最后一天。
漫长的等待,已经将所有人的神经,都绷到了一触即断的程度。
整个战场,静得可怕,静得让人心慌。
傍晚,李云龙独自一人,来到了临津江畔的一处高地。
他看着夕阳,将江面上厚厚的冰层,染成了一片刺目的血红色。
对岸,敌人的阵地,隐约可见,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匍匐在那里。
他从怀里,掏出了那个已经用了多年的烟袋锅,装上烟丝,默默地点上。
他狠狠地吸了一口,辛辣的烟雾,呛得他咳嗽了起来。
他的脑海里,闪过这一个多月来的点点滴滴。
从总部的地图,到松骨峰的焦土;从平壤的废墟,到眼前这些在冰雪中等待冲锋的、年轻的面孔。
老总的话,再次在他耳边响起:“一个战略家,看到的,不应该仅仅是眼前的这一场战斗,更应该看到,战斗背后的政治,和战争背-后的国运。
”
他吐出一口长长的烟雾,看着它们在寒冷的空气中,迅速消散。
他想,他或许,已经开始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就在这时,一个通讯员,气喘吁吁地从身后跑了过来,递给了他一份电报。
电报上,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李云龙看完,将电报纸紧紧地攥在手心,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
他转过身,面向身后的万千阵地,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他来到朝鲜战场后,最洪亮的一声呐喊:
“传我命令!——总攻,开始!”
喜欢李云龙之抗美援朝请大家收藏:()李云龙之抗美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