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黑石滩的密码(1/3)
驼铃叮当,打破了清晨戈壁的寂静。
宋书羽带领的勘探小队离开了团部驻地,向着西北方向那片被称为“黑石滩”的未知区域进发。
队伍包括十名勘探队员(主要由原军工小组骨干和懂点地质的战士组成)和五名孙德胜精心挑选的侦察兵担任护卫,此外还有阿卜杜勒大叔主动要求同行作为向导。
越往西北走,地貌逐渐发生变化。
平坦的戈壁滩开始出现更多起伏的丘陵,地面的颜色也从普遍的土黄色,慢慢掺杂进越来越多的深褐色乃至黑色的砾石。
这些黑石大小不一,棱角分明,在阳光下泛着沉闷的光泽。
“就是这里了,宋团长。
”阿卜杜勒大叔勒住骆驼,指着前方一片广袤的、仿佛被泼了墨汁的土地,“黑石滩,我们族人很少深入这里,老人们说,这里的石头会‘吃’掉方向。
”
宋书羽翻身下驼,捡起一块巴掌大的黑色石头。
入手沉甸甸的,质地坚硬。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指北针,果然,指针不再稳定地指向北方,而是微微颤抖着,偏向手中的黑石方向。
“磁性!很强的磁性!”旁边的小刘兴奋地喊道,“团长,这很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磁铁矿!”
勘探队员们顿时激动起来,纷纷下驼,开始采集样本,用简易的磁铁进行测试,确认无疑,这些裸露的黑色石头,大部分都带有明显的磁性!
“太好了!这么快就找到了!”李铁柱(作为生产参谋,他也加入了勘探队)挥舞着一块黑石,咧着嘴笑。
然而,宋书羽的眉头却微微皱起。
他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环顾整个黑石滩。
这片区域面积很大,黑色的矿石分布似乎并非完全杂乱无章,隐约呈现出某种……带状或者环状的分布趋势?而且,其核心区域,似乎指向远处那条已经干涸、河床裸露的古老河道方向。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了羊皮纸上那些环绕“白山”标记的、弯曲的辅助符号。
“先不要急着下结论。
”宋书羽冷静地吩咐道,“分散勘察,注意记录不同区域的矿石品相和分布规律。
特别注意那条干河床附近的情况!”
队伍分散开来,两人一组,开始进行初步的地表勘探和取样。
宋书羽则带着阿卜杜勒大叔和两名侦察兵,沿着干涸的河床向深处走去。
河床内同样布满了黑色的砾石,但比外围的要细碎许多。
走了约莫一里多地,走在前面的一名侦察兵突然发出警示:
“团长,有情况!”
宋书羽快步上前,只见在河床一侧被风蚀严重的土崖下,散落着几块异常巨大的、颜色更加黝黑、几乎不反光的巨石。
这些巨石的表面,似乎有着人工雕琢的痕迹!
他走近仔细查看,心脏猛地一跳!
其中一块较为平整的巨石表面,赫然刻着几个模糊的、但与羊皮纸上符号同源的古老标记!那弯曲的线条,那抽象的图案,几乎一模一样!而且,这些刻痕深入石髓,历经风沙侵蚀依然可辨,显然年代极为久远。
“阿卜杜勒大叔,你见过这种符号吗?”宋书羽指着刻痕问道。
阿卜杜勒大叔凑近看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