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阳光下的裂痕(1/3)
清晨的阳光穿透梧桐巷17号薄薄的窗帘,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李雯睁开眼,无名指上那枚崭新的铂金戒指在晨光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她下意识地摩挲着内侧的刻痕,指腹清晰地感受到那八个字的微小凸起——“青云之上,与子同行”。
昨夜那混杂着泪水、承诺与巨大阴影的求婚场景再次浮现,心脏在甜蜜的悸动与隐隐的不安间沉浮。
厨房里传来锅碗的轻响和食物的香气。
李雯赤脚走过去,从背后轻轻环住正在煎蛋的齐昊的腰,脸颊贴在他宽阔的背脊上。
他身上有淡淡的肥皂味和一丝熬夜后挥之不去的疲惫。
“生日快乐。
”齐昊转过身,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眼底是浓得化不开的温柔,却也掩不住深处那抹挥之不去的凝重。
“本想今天好好陪你,但…”他欲言又止。
“工作要紧。
”李雯理解地笑笑,将担忧压回心底,“晚上等你回来切蛋糕。
”她拿起锅铲,熟练地翻动滋滋作响的煎蛋,“学校那个转学生的事,今天也要处理一下,有点棘手。
”她试图让语气轻松些,提起那个父母离异、性格孤僻沉默的孩子。
温馨的早餐时光被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打断。
齐昊开门,门外站着市审计局局长赵立民,他身后是三名表情严肃、提着公文包的工作人员。
赵立民脸色有些不自然,避开齐昊的目光,清了清嗓子:“齐主任,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对‘明远基金’进行专项审计。
现在需要即刻封存基金成立以来的所有账目、凭证及相关资料,请您配合。
”
“专项审计?”齐昊眼神瞬间锐利起来,昨夜王强在常委会上的威胁言犹在耳,“依据是什么?程序呢?”
“省厅直接下达的指令,王书记亲自签批。
”赵立民递上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时间紧,任务重,还请齐主任理解支持。
”他身后的审计人员已经准备进入书房——那里是齐昊存放基金核心资料的地方。
空气瞬间凝固。
李雯端着牛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指关节泛白。
阳光照在齐昊紧绷的侧脸上,他下颌线绷紧,眼神如冰封的寒潭,沉默地与赵立民对视了几秒。
那几秒仿佛被无限拉长,无声的压力在狭小的玄关弥漫开来。
最终,齐昊侧身让开通道,声音低沉得听不出情绪:“请便。
资料都在书房,钥匙在左边第二个抽屉。
”
审计组鱼贯而入,书房里很快传来翻动纸张和开启文件柜的声响。
李雯看着齐昊挺直的背影,他像一棵沉默的松,承受着突如其来的风雪,但根须下的土地已然松动。
她悄悄将手覆上他的手背,一片冰凉。
“我去学校。
”齐昊的声音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安抚的意味,他反手握住李雯冰凉的手指,用力捏了捏,“别担心。
清者自清。
”他拿起公文包,目光扫过紧闭的书房门,那眼神深处,是李雯从未见过的、被彻底点燃的冰冷火焰。
青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办公室。
齐昊刚坐下,秘书小陈就匆匆进来,脸色发白:“齐局,不好了!审计组那边动作太快,消息不知怎么就漏出去了。
现在外面…都在传!”
齐昊走到窗边,掀开百叶帘一角。
楼下教育局大院门口,不知何时已聚集了十几个举着手机拍摄的人,更有两三家本地小报的记者架起了摄像机,镜头贪婪地对着办公楼大门。
隐约的议论声顺着风飘上来:“…明远基金…贪了捐款…”、“…伪君子…”、“…审计都上门了,肯定有鬼…”
谣言像毒藤,一夜之间便缠绕上了“明远基金”这棵大树。
手机震动不断,屏幕上跳动着“张校长”、“李主任”、“王总”等熟悉的名字,都是曾向基金捐款或受基金资助的代表。
齐昊一个都没接,他知道,此刻任何解释在汹涌的流言面前都苍白无力。
他点开一个本地热门的民生论坛,置顶的帖子标题触目惊心——《起底“明远基金”:公益光环下的权力寻租?教育局齐某被突击审计!》。
帖子内容极尽捕风捉影之能事,将他与几个早已落马、曾在教育工程中牟利的商人强行关联,暗示他利用基金洗钱、中饱私囊。
评论区更是乌烟瘴气,群情激愤。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齐昊的手指几乎要将手机捏碎。
他耗费无数心血、经手款项笔笔透明、只为让失学孩子重返课堂的基金,竟被如此污名化!他几乎能听到王强在幕后冷笑的声音。
这是赤裸裸的构陷,一场精准打击他个人声誉和立足根基的阳谋。
“齐局?”小陈担忧地看着他。
齐昊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正中敌人下怀。
“通知办公室,以教育局和明远基金管委会的名义,起草一份正式声明。
措辞要硬,态度要正。
第一,欢迎并全力配合上级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的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