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家人(3/3)
财。
宋明知颔首:“我与大人所见一致,所以先投财于山匪。
”
容倦缓缓抬起头。
投财于什么?
文人说起话来,都追求迂回婉转,更何况是在造反这件事上。
“近年各地水患不断,不少农田被淹,已值秋日,很多农民颗粒无收。
一到秋冬,便有不少人被迫落草为寇。
”宋明知不疾不徐道:“我们将这些人养起来,无辜百姓不用担心被抢,商贾也敢活动,这便是好生之德了。
”
只听过包养金丝雀,没见过包山匪的。
容倦默默喝了口茶,听他说下去。
“之后再统一教化,最终成为于王朝有用之人。
”
宋明知说完,等着容倦批准。
容倦坐下,稍作思考,撇去其中乱七八糟的逻辑,某些方面倒是可以做到人尽其用。
假设和乌戎再起干戈,便是山匪发挥最大作用的时候。
本身有些底子,经过训练后不但能够分担谢晏昼的压力,从此抵御乌戎多了道防线,避免打出亡国奴end。
万一京城出了什么大事,也有地方可以窝藏自己,解锁了新的可躺平地图。
【小容,多虑了,你一直在升官。
】
容倦忍住把它提溜出来揉扁的冲动。
“有一点需要请大人拿主意。
”
没有等到斥责,宋明知知晓事情成了。
他道:“匪者,习性凶悍,想要彻底让他们归顺不易。
有两种手段最为便利,一为药物控制,或以蛊类等偏门辅助,二为灌输异教思想,让他们信大人如信神。
”
文雀寺的愚民手段,虽然低劣,战争时期却相当好用。
容倦不评判他的手段,只道:“以镇养匪即可。
”
“……建镇建村,将还在世的山匪家人全部接入镇中,镇中人人有事做,人人有学上。
既可打掩护,又可解决日常训匪时的衣食住行。
”
这样,日后真需要山匪抵御乌戎时,顾虑到家人也不敢轻易叛变,他们手中有质,其次山匪亦会有守护家园的责任感。
宋明知听到后面瞳仁都显得亮了些。
大隐隐于市,属实妙哉。
准备去安排前,宋明知请容倦为镇子起名。
容倦想也不想:“合欢镇吧。
志同道合,欢聚一镇。
”
宋明知嘴角一抽,刚要说什么,见容倦抬起手指,不多时,石桌上多出沾着茶渍写的四个大字——
美德之家。
-
身为门客,做事效率自当一流,美德之家的建设很快正式提上日程。
为了不让投资打水漂,考虑到村镇普遍地形,容倦勉强积极了一下。
他新编了小学自然课本,涵盖如何判断泥石流,河道构造,生饮河水危害等干货,让宋明知拿去给山匪学习。
“人美德行佳,处处为大家。
”
随口编着打油诗,容倦顺便问起山匪人数。
宋明知伸出三根手指。
宋氏六子秘密离京四人,督办司协助下,顺利以文雀寺的账目供词控制住地方官效力,让他们配合招揽山匪,培养私兵,进展一日千里。
他们的招揽对象不止局限于山匪,还有一些如顾问这样受祖上连累无法入仕的人才,同时在一些流放地秘密搜寻可用之人。
金钱开道权力铺路,一股恐怖的军事力量已初具雏形。
三千。
容倦闻言诧异:“人很多啊。
”
古代一个小镇偏一点的不足千人,繁华点的也就一千到五千间。
宋明知谦逊表示一般,
前朝动荡时期,山匪一度可达十几万,三万算什么?
若不是时间有限,他励志培养出十万死士。
日后大人一声令下,十万死士莫敢不从。
“阿嚏。
”瑟瑟寒风卷过,容倦鼻尖忽然有点痒,打了个喷嚏。
最近明显降温,降雨和大风天也越来越多。
他看向院内早就斑秃的树木,想起云鹤真人的弟子,说:“初雪天快到了。
”
·
中秋过去没小半月,气温降得很快。
各地都在为入冬做准备,跑商的车队也都陆续停止出发,天地间多出些肃冷。
寂静的山道上,铃铛声在山壁间荡起回音。
叮叮当当中,山下多出两团雪色。
雪团子一样的小道童正骑在白鹿上,这鹿的脚力极好,蹄子轻盈跃过山石。
“师兄。
”小道童抱着拂尘,“你不是说现在是个吃人的世道,路上要小心山匪”
但走了大半月,别说山匪,一个打劫的都没遇到。
被他称为师兄的青年泼墨长发仅靠一根木簪挽住,面容清癯,眼神清亮悠远。
侧耳间,青年道士借着清风将附近动静全部收入耳中。
泉水声,风卷松浪声,山间野兽捕猎……唯独缺少人的动静。
明明此山易守难攻,又夹在两个比较繁华的商贸镇中,最适合山匪活动。
道士一向淡然的眉峰此刻微微蹙起——
见鬼了?
作者有话说:
野史:
帝,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用寇成王,天下归心,民间大赞其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