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结局:(上)(3/3)
听劝:“那就改赐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
”
先前站出的官员闻言看向薛樱。
习武之人耳聪目明,薛樱下意识也看过来。
一瞬间,臣子心虚觉得那是一种威胁,宝剑似已悬在颈上,蓄势待发。
官员僵硬扭过头,勉强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此二物绝不可轻赐。
”
不要动不动预支他们的脑袋好吗?!
容倦:“那就特授其为大理寺少卿一职。
”
属实是鬼打墙了!
正当薛樱下意识要请辞时,看到大督办微微摇头,话到嘴边,她心一横,变成了跪谢皇帝恩德。
对于墨守成规的老臣,容倦好脾性地配合两回后,语气一厉:“不让赐金银,不让赐宝剑,不让封官,你们当朕是摆设吗?”
眼看他是真的不悦,众人立刻请罪:“陛下息怒。
”
容倦收回眼神,继续沉浸式赐封。
“黑鲨帮作为攻打百胥的主力军之一,往事不予计较,全归入黑河水师,今授新帮主巡察使一职,统管水师,护卫东南一域。
”
“美德之家攻打乌戎有功……”
从水匪封到山匪,最后连参与宫变的京畿驻军都在论功行赏,御史台就差跪地撞柱了。
原先大家还很庆幸宫变后,今上没有什么大动作,原来是不鸣则已!
御史台一把年纪,实在受不了,强行要对着宝座上不断啼叫的美丽黄鹂鸟输出,然而大督办先行出列:“陛下,臣有本奏。
”
“督办司已查证工部侍郎和两名工部员外郎同乌戎有勾结,陛下不在京的时间,试图怂恿赵靖渊率禁军行篡位之事。
”
保持朝堂安静的最佳方式是杀鸡儆猴。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肃穆。
谢晏昼这时也走了出来:“陛下,臣也有本奏,户部郎中薛诩曾多次暗示于臣,试图挑拨君臣关系,言陛下德不配位。
”
右相一派的官员,除了沈安,有不少曾和乌戎暗通款曲的官员。
因为通信证据等被掌握在敌方那里,无奈出手。
乌戎残余的探子眼看王廷分裂,便梦想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唆使赵靖渊和容倦自相残杀,削弱国力,结果功亏一篑。
容倦敛目轻言道:“杀,全部以通敌死罪处决。
”
“陛——”
已经陛不动了。
前一秒还在降下死罪的容倦一个眼神过来,想要开口的官员顿时偃旗息鼓。
人之常情,大家都会尽量避开招惹正在气头上的人。
听到容倦下令严查,哪怕此次没有涉案,之前有过勾结者,也全部依律处置时,御史台硬着头皮委婉道:“陛下,全杀了可能会国本不稳。
”
一个萝卜一个坑,和右相牵扯过的官员人数太多。
突然少了一众官吏,工作谁来干?
朝臣这种工作,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轻飘飘定完死罪,容倦话锋一转对孔大人道:“三月本应是春闱的时候,礼部需尽快筹备本次科举一切事宜,不得有误。
”
科举作为头等大事之一,今年因为各种变故不断推迟。
说到这里,自己先顿了一下,他怎么也开始指挥礼部做事了?
啧,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现下考场多临时搭建,环境恶劣,今年时间紧促暂且如此。
此事便由礼部牵头,工部全权协调,修建独立贡院,以保障日后考生稳定发挥。
”
礼部二次中招。
孔大人和工部官员连忙站出来应是:“必不负陛下所托。
”
容倦继续道:“不久前朕命各地复查大案重案,督办司内尽快抽出一批人手,派去各地考察跟进。
”
“是。
”
这下,再愚钝的官吏,也彻底预测到整个朝堂即将来一波大换血。
科举三甲自古由皇帝钦定,那是真正的天子门生,眼下陛下还有从地方提拔人才之意,这是下了狠心要肃清朝纲,罢黜不作为的官吏,去给新人铺路了。
还有修建贡院一事,工部从前在沈安带头下,没少贪墨过银钱,陛下没有命户部拨款,若是工部处理不好,下场堪忧。
御驾亲征而归的首日,封,赏,罚三种手段齐上。
群臣莫不是胆战心惊,生怕成为下一个被杀鸡儆猴者。
在一众逐渐服服帖帖的臣子面前,容倦缓缓站起来:
“朕还有一件大事宣布——”
“今乌戎,百胥相继选择依附,朕承天命,命国师重卜国号,定立曰‘曜’,日、月、星皆称为曜,自此,四海一家,启太平之世。
”
“归属之地将设新区,大兴农桑,教化利民,统一文字,凡我曜国境内,皆可受国法保护。
”
声音震荡在殿内,一字一句不怒自威,震得众人心头发颤。
但凡国号不改,有先皇旨意在,史书也只能称拨乱反正,此举显然完全不在意后世争端。
文武百官眼睛都瞪圆了,不敢直接开口质疑皇帝,最多私下偷偷看礐渊子一眼:妖道!
礐渊子:……
另一边,谢晏昼站出来后,就没有再回去,原地附议:“陛下定立新号,合天理人情,臣等誓死捍卫此大业,愿山河永远永固,国祚绵长。
”
武将纷纷应和,文臣这边自有大督办带头。
先前激愤的御史台,此刻也只能随群臣统一躬身称颂:“愿山河永固,国祚绵长。
”
容倦俯视着一干臣子,金口一开,进一步说起归属地的安排。
无论是真的敬服还是出于畏惧,当针对附属子民的政策一一落下,满朝文武心中无比清楚:真正的大一统时代到了。
两代帝王,百年血泪,终逢盛世。
作者有话说:
野史:
帝在位时,尚方宝剑,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