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陆俊的竞赛(1/3)
小夏那如同钟表般精准的“菠菜培根鸭肠”事件,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进了我原本只是被无聊和焦虑填满的心里。
虽然我极力用“巧合”、“习惯”之类的理由来自我安抚,试图将那瞬间窥见的、令人不安的“规律性”压制下去,但那种冰凉的触感和隐隐的不安,却始终挥之不去。
我看待柜台下那个蓝皮本子的眼神,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打发时间的玩具,某种程度上,它开始像一本记录着某种隐秘语言的密码本,而我,一个懵懂的破译者,刚刚辨认出了第一个重复出现的词根。
这种心态的微妙变化,直接影响了我后续的记录。
我不再是纯粹机械地堆砌数据,开始下意识地尝试进行更复杂的“关联分析”。
比如,我会留意点了大量肉类的客人是否通常行色匆忙,选择清汤的是否更倾向于独处……我试图在这些杂乱的点与线之间,编织出一点似是而非的脉络。
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我自己的脑海里,表面上,我依旧是那个守着清淡生意、偶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的普通麻辣烫老板。
“能量风暴”的降临
就在这种状态下,陆俊出现了。
那是一个周六的中午,难得的冬日暖阳透过玻璃门,在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连空气里的微尘都显得活跃了许多。
店里比平时稍好一些,坐了两三桌客人,弥漫着一种慵懒的周末氛围。
门被猛地推开,带起一阵冷风,也带来了一个与店内舒缓节奏格格不入的、充满急切能量的身影。
一个男生,看起来二十出头,个子很高,略显瘦削,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灰色连帽卫衣和牛仔裤,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
但他整个人散发出的气场,却像一台高速运转后散热不佳的计算机机箱,热气腾腾,仿佛能听到内部风扇的嗡鸣。
他的头发有些凌乱,眼底下有着明显的青黑色阴影,但那双透过镜片的目光,却异常明亮,甚至带着点孤注一掷的锐利。
他几乎是冲到选菜柜前的,动作幅度很大,带着一种时间紧迫的焦躁。
他没有丝毫犹豫,拿起夹子和篮子,像执行程序指令一样,精准而快速地夹取着食材。
肥牛卷,夹了满满一大筷子,堆在篮子里像座小山。
午餐肉,厚切的那种,他唰唰夹了四五片。
鱼豆腐、牛肉丸、蟹肉棒……各种丸类被他一股脑地扫入篮中。
最后,他又加了两份方便面饼。
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
那篮子的分量,几乎是两个正常男生的食量。
“老板,微辣,快一点!”他把沉甸甸的篮子递给我,语速极快,声音因为急促而略显沙哑,“我下午两点有个非常重要的编程竞赛,得抓紧时间补充能量!”
编程竞赛。
能量补充。
我接过篮子,手感沉甸甸的,心里却微微一动。
这种点单模式……我好像在我的蓝皮本子里见过类似的轮廓。
那些需要高强度脑力或体力消耗的客人,似乎总倾向于选择高蛋白、高碳水的组合,尤其是肉类和方便面这种能快速提供饱腹感和能量的东西。
我一边熟练地给他称重、算钱,一边下意识地观察着他。
他付钱的时候,手指在手机屏幕上